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梗(AMI)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脏重塑等多方面观察、研究,希望能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心肌保护作用有相对完整的认识及评价.研究目的:1.探讨冠脉侧支循环对心肌缺血的影响;2.研究侧支循环对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3.探讨侧支循环对室壁瘤形成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病例来源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6月在中山一院心导管室行冠脉造影和/或PTCA术的AMI患者,共152例,其中男121例,女31例.AMI的诊断根据以下标准,满足其中两条即可确诊:(1)典型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2)心电图见病理性Q波或动态ST段和T波改变;(3)典型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序列变化,CK峰值达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研究方法:1.临床资料采集与分组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体验资料、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结果、治疗方案和临床转归等.用Rentrop法分级,冠脉侧支循环发展良好者(2~3分)为A组,侧支循环发育不良者(0~1分)为B组.2.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按Judkins法依次行左冠脉和右冠脉造影,常规多体位投照.3.资料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多个投照体位中显示狭窄最严重的造影图像计算每个病变部位的最大腔径狭窄百分比.每支冠状动脉至少有一个病变部位腔径狭窄≥50﹪则计为该支血管病变,依此统计每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结论:1.冠脉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的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出现较少,表明侧支循环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2.冠脉侧支循环对左室泵功能保护作用明显;3.冠脉侧支循环发育良好者比发育不良者少形成室壁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