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性状是鸡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研究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寻找与鸡生长相关的SNP标记是改良生长性状的重要工作。汶上芦花鸡是我国优良的地方蛋肉兼用品种,目前其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以1000只纯种汶上芦花鸡(包括4种品系)为素材,测定其0-50周龄的生长性状数据。首先,通过对四种品系体重和体尺的比较,了解四种品系的生长指标的差异;其次,运用Logistic、Gompertz、Bertanlanffy三种模型对其体重及其胫生长进行曲线拟合;最后,选取脑垂体轴生长基因、骨骼肌生长发育基因及能量代谢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对其SNPs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对汶上芦花鸡四个品系体重和体尺的比较发现,初生体重和体尺在大小型和快慢羽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6周龄时,体重和体尺在快慢羽间差异不显著(P>0.05),仅胸宽、体斜长、龙骨长和胸深在大小体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12、18、30周龄时,体重和其他体尺主要表现为大小体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2)运用Logistic、Gompertz、Bertanlanffy三种模型对大、小体型汶上芦花鸡0-50周龄体重和胫生长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大、小体型汶上芦花鸡上述三个性状的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在0.97以上。试验进一步将拟合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发现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分别对大体型公鸡和母鸡的体重拟合最佳,Gompertz模型对小体型公母鸡体重拟合最佳;Gompertz模型对大体型公母鸡胫长拟合最佳,Bertanlanffy模型对小体型公母鸡胫长拟合最佳;Bertanlanffy模型对大小体型胫宽的拟合均最佳。(3)本试验选取了GH、IGF-1、IGF-2、IGF1R、GHRL、Myf5、MyoG、MSTN等16个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选取了文献上已报道的SNP在本试验群体中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混池测序来筛选出群体中存在的SNP,然后再通过质谱分型技术对候选基因的SNP进行基因分型,通过构建一般线性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研究SNP对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本试验群体存在文献上报道的SNP,遗传学分析表明大部分SNP在试验群体中属于中度多态且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由关联分析结果可知,GH基因的rs3138025与胫长、胫宽、体斜长和龙骨长的生长显著相关(P<0.05),并且该位点对这些指标的表型方差贡献率为1.02%-3.80%;IGF-I基因的rs316492824与体重、胫宽、体斜长、胸宽、龙骨长的生长均显著相关(P<0.05),并且位点对这些生长性状的表型方差的贡献率为1.37%-3.51%;IGF-II基因的rs313810945与体重、胫长和胸宽的生长均显著相关(P<0.05),对其表型方差的贡献率1.17%-2.56%;PIT-1基因的rs737328551与体重和体尺的生长均显著相关(P<0.05),对生长性状的表型方差贡献率均达到了1.43%以上;MSTN基因的rs314431084与体重、胫长、胫宽、体斜长、胸深显著相关(P<0.05),对其表型方差的贡献率为1.01%-2.54%;MyoG基因的rs29009236与体重、胫长、胫宽、体斜长、龙骨长和胸宽的生长显著相关(P<0.05),对其表型方差的贡献率为0.97%-2.97%;PRKAG2基因的rs14133282和rs13585312均与体斜长和龙骨长生长显著相关(P<0.05),对其表型方差的贡献率为1.08%-1.83%。综上所述,不同品系汶上芦花鸡体重和体尺在生长初期差异不显著,随着周龄增加,体重和体尺在大小型间存在差异,快慢羽间差异不大;Logistic、Gompertz、Bertanlanffy三种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汶上芦花鸡体重和胫生长曲线;GH、IGF-I、IGF-II、PIT-1、MSTN、MyOG、PRKAG2基因的SNPs对汶上芦花鸡的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这些SNPs可以作为显著标记应用到汶上芦花鸡实际育种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