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我国其发生率仅次于宫颈癌,对女性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优势明显,该检查具备无创伤、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序列成像的特点,能清晰显示盆腔及子宫的解剖结构,对于肿瘤病变性质及范围能够准确判断,已被普遍认为是子宫内膜癌诊断、分期的最佳影像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各模态MRI表现,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多模态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影响多模态MRI判断子宫内膜分期准确率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材料和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序列(DWI),动态增强扫描序列(DCE),以术后病理分期作为金标准,评估多模态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影响多模态MRI准确率的因素。  结果: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整体准确率:A模态(T1WI+T2WI)为73.3%,B模态(T1WI+T2WI+DWI)为80%;C模态(T1WI+T2WI+DWI+DCE-MRI)为89.17%;C模态对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整体准确率上与A模态和B模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87,3.87;P=0.01,0.04)。合并宫腔积血/积液、组织低分化患者误判率明显高,与分期误判率呈显著相关(χ2分别为19.11,15.98,P均<0.01)。组织低分化是影响C模态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判断准确率的独立相关因素(B=3.104 ,P=0.009,OR=22.289)。  结论:多模态MRI能提高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较高;组织低分化是多模态MRI误判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