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剧的魅力在于能够带给受众情绪上的宣泄和精神上的净化。源自于古希腊酒神祭祀活动的悲剧是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随着戏剧艺术内、外延的延展,影视成为戏剧新的表现方式。在现代影视的创作中不乏有悲剧电影的创作,张艺谋就是一个热衷拍摄悲剧电影的导演之一,从他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以来,他拍摄了多部带有强烈悲剧意味的电影,这些电影不仅奠定了张艺谋的艺术成就,也促进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本论文以张艺谋电影中的悲剧电影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涉及到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归来》、《影》等十一部电影,通过对这些电影的细致观摩,结合悲剧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文献资料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跨学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下,分析出张艺谋电影悲剧性的影像呈现、个性特征及其成因,从而全面地剖析张艺谋悲剧电影的创作,并且对张艺谋悲剧电影本土化方法进行挖掘找出张艺谋电影的民族特色。本论文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张艺谋电影的悲剧性概说。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张艺谋从事电影创作以来对其所创作的电影进行总体上的概括分析及总结出其电影中的悲剧性的突显。第二章是张艺谋电影的悲剧性时空设置,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张艺谋悲剧性电影的文本细读,按照张艺谋电影内容的展现分析出张艺谋悲剧性电影的时空建构,具体地,他电影的悲剧性主要在旧中国的封建家庭、权力高压的封建王朝、特殊时期的底层社会等时空下进行建构。第三章是张艺谋电影的悲剧性人物塑造。通过对文本的把握,对张艺谋电影中的悲剧性人物进行分类,并且分析其人物悲剧性的渊源。他的悲剧性电影中的人物主要是封建礼教的受压迫者、自身性格的被奴役者、特殊时代背景的被束缚者、以及危难家国中的牺牲者,他们的悲剧性的根源主要是人与社会的冲突和人与自我的冲突。第四章是张艺谋电影的悲剧性艺术表达。这一部分内容侧重于影视叙事的分析,结合着悲剧理论、以及影视叙事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地通过对其悲剧性情节的叙事策略、镜头下悲剧性空间的设置、色彩以及乐画配合的悲剧性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出张艺谋电影悲剧性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第五章是张艺谋电影的悲剧性个性特质。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张艺谋的悲剧电影进行把握,总结出张艺谋电影的悲剧性个人特征及其原因。不变的弘扬主体价值的主题和在历史和社会中选取主题是其悲剧性电影的特质。张艺谋悲剧性电影的创作反映出张艺谋的悲剧思想,而他的悲剧思想是他人生的映射,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偏好有着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