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框架,以中外景点的英文介绍为语料,对7篇英语母语国家的景点介绍和7篇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尝试研究了两种文本在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异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支持定性分析的结果。在衔接层面上,主要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对英语母语国家的景点介绍和中国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两种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的主要衔接手段是词汇衔接,但中国景点的英文翻译文本中词汇衔接的比重大于英语母语国家的景点介绍。词汇衔接中重复和搭配在两种文本都被广泛应用;照应在语法衔接中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虽然衔接不能保证连贯,但衔接是连贯的主要手段。总体来讲,在衔接上,英语国家的景点介绍和中国景点的英语介绍同远大于异。从概念功能的角度看,在两种文本中,物质过程在及物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是物质过程在英语母语国家的景点介绍中的使用频率大于中国景点的英语介绍;而关系过程前者则低于后者。从语态看,两种文本非中动语态中的被动语态占较大比重,而且多与物质过程有关,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景点的英文介绍中被动语态使用更为频繁。从人际功能的角度看,两种语篇的语气主要是通过主语加限定成分的顺序表明,陈述语气在语气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两者的区别在于,英语母语国家景点的英语介绍通常比中国景点的英文介绍的主语要简单明了,大多以景点名称或照应代词“it”做主语。从语篇功能的角度看,首先对主位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两种语篇具有相似的主位结构,通常都以景点名称作为小句的主位并多采用派生主位发展型结构。但这两种语篇也有差异,中国景点的英语介绍中延续型主位要多于英语母语国家的景点介绍。对信息结构的分析发现,旧信息加新信息结构在两种语篇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语篇的信息得以连贯。我们希望,在撰写或翻译景点的英语介绍时,要注意以上所提到的衔接和连贯方面的差异。希望研究结果能给翻译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