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核心种质在西南生态区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农艺性状评价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质资源在作物改良过程中是一个应对环境变化的有效的缓冲体系,无论是通过传统的育种方式还是现代的基因工程等,作物种质资源都具有很大的利用潜力。目前,为应对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我们必须提高粮食产量,因此与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等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性状和农艺性状,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小麦在中国被广泛的种植,由于人工和自然的双重选择而衍生了多种生态类型,其种质资源的数量更是难以计数;而这是对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一大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如此丰富的资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
其他文献
高分子量谷蛋白是麦类种子胚乳中重要的贮藏蛋白之一,其组成和含量是影响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2n=2x=14, NsNs)是禾本科小麦族新麦草
干旱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之我国耐旱玉米种质资源较为狭窄,因此鉴定筛选耐旱玉米材料,对拓宽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以及选育耐旱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
小麦属及其近缘属种中有很多可利用的优良基因,这些基因不仅可以改变小麦遗传基础还能在提高小麦品质中发挥重要作用。栽培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ssp. monococcum,Am
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在基因组物理图谱构建、基因组测序、基因图位克隆以及基因结构和调控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研究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端体5DL为材料,通过对染色体流式分选技术、从分选染色体中获取高分子量(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DNA及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inary BAC, BI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