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共焦显微镜下正常人睑结膜及睑板腺的年龄变化及性别差异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干眼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是目前眼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睑板腺(Meibomianglands,MGs)功能障碍所致蒸发过强型干眼占有较大比例。睑板腺分泌多种脂质成分,构成泪膜的脂质层,影响泪液蒸发及泪膜的稳定性,因此,睑板腺的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对维持稳定的眼表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对睑板腺的观察主要为病理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目前尚无涉及正常人群的睑板腺和睑结膜变化的研究报道;正常人活体状态下睑板腺的形态及密度是否受到性别差异、年龄变化、激素水平及生活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也尚不清楚。近年来问世的激光活体共焦显微镜为动态观察眼表组织在活体状态下的情况提供了有力工具。本研究通过激光活体共焦显微镜(LaserConfocalmicroscopy,LSCM)观察四个年龄段组正常人群睑结膜及睑板腺的组织结构,探讨睑结膜上皮细胞(PalpebralCpnjunctivaepithelialcells)、杯状细胞(Gobletcells,GC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及睑板腺腺泡细胞的密度和形态,并探讨其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  第一部分  活体共焦显微镜下正常人睑结膜及睑板腺的年龄变化  目的:应用活体LSCM观察正常人睑结膜及睑板腺组织细胞结构的年龄变化。  方法:选择正常人86例86只眼,按年龄进行分组,A组为0~20岁,B组为21~40岁、C组为41~60岁、D组为61岁以上,每组约20例。翻转上睑,距睑缘约5mm使用LSCM观察睑结膜及睑板腺组织细胞结构并记录图像,计算结膜上皮细胞、GCs、Des、MGs腺泡细胞密度及MGs腺泡的直径并进行方差分析,若有统计学意义再行最小显著性差异(Leastsignficantdifference,LsD)检验。评价睑结膜及MGs组织细胞结构的年龄变化。  结果:(1)在共焦显微镜下,可见睑结膜上皮浅表层细胞的胞体较大、胞质低反光、周边高反光,排列松散,细胞边界模糊、高反光,形态似圆形、卵圆形。上皮的形态与其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关系密切,形态越扁平,而积越大,则越接近上皮表层。睑结膜基底层在共焦显微镜下表现为周边边界高亮而清晰的近圆形、卵圆形细胞,细胞质呈低反光。由于基底层较贴近睑板腺且边界较清晰,因此我们统计睑结膜上皮细胞基底层细胞的密度,在A、B、C、D各组的平均密度分别为5357±304,4917±413,4925±521,4943±484(个/mm2);使用方差分析,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F=5.217),但未随年龄增长而降低。(2)GCs是泪膜黏液层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泪膜稳定性起重要作用。GCs胞体较大、胞内充满透亮颗粒、成团或散在分布的卵圆形或圆形细胞,体积为周围的上皮细胞的约3倍,四组中GCs密度分别为1422±590,1409±711,791±457,779±546(个/mm2),用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F=14.168);(3)DC是目前所指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共焦显微镜下形态呈胞体小,呈高亮反光,散在分布,可为缺乏或长形或铁丝网状的树突状形态。各组平均的DCs细胞密度为29±15,30±12,41±23,36±15(个/mm2),采用方差分析,未见明显的年龄相关变化(p=0.06,F=2.573)。(4)MGs腺泡细胞因光学切面不同,呈现不同形态,腺泡外圈为轮胎样上皮细胞,伴有高亮反光颗粒,胞腔内呈灰色偶伴点状高反光分泌物,团状聚集分布,排列不规则。A~D组细胞密度分别为92±26,86±27,62±20,56±16(个/mm2),运用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133)。MG腺泡单位的直径,A~D组分别为99.06±16.64,98.22±18.77,85.91±15.55,88.26±16.71(μm),使用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F=3.385),但未随着年龄而明显缩小。  结论:LSCM可清晰观察正常人群睑结膜和睑板腺的微观组织结构。睑结膜上皮细胞结构及DC密度无明显年龄改变;GCs及MG腺泡细胞密度及DC分支形态随年龄增长有退化趋势,提示睑板腺功能降低。  第二部分  活体共焦显微镜下正常人睑结膜及睑板腺的性别差异  目的:应用活体LSCM观察正常人睑板腺睑结膜及睑板腺组织细胞结构的性别差异。  方法:选择正常人86例86只眼,按性别、40岁上下进行分组,A组为男性、年龄0~40岁,B组为女性、年龄0~40岁,C组为男性、年龄41岁以上、D组为女性、年龄41岁以上,每组约20例。翻转上睑,距睑缘约5mm使用LSCM观察睑结膜及睑板腺组织细胞结构并记录图像,计算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睑板腺腺泡细胞密度及睑板腺腺泡的直径并进行t检验,评价睑结膜及睑板腺组织细胞结构的性别差异。  结果:(1)睑结膜上皮细胞,在LSCM下,A、B、C、D各组的基底层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5162±324,5042±608,4902+374,5047+345(个/mm2);使用t检验,40岁以下(p=0.469,t=0.827)及41岁以上(p=0.607,t=1.295)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2)GCs,于四组中密度分别为1406±496,1426±367,840±375,744±307(个/mm2),使用t检验,不论40岁以下(p=0.288,t=-0.135)及41岁以上(p=0.406,t=0.801)皆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3)DCs各组平均的Dc密度为28±12,30±13,46±20,34±18(个/mm2),使用t检验,40岁以下(p=0.551,t=-0.310)及41岁以上(p=0.149,t=2.010)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4)MG腺泡细胞,A~D组细胞密度分别为86±26,95±24,59±17,58+19(个/mm2),使用t检验,40岁以下(p=0.566,t=-1.130)及41岁以上(p=0.550,t=0.285)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MGs腺泡单位的直径,A~D组分别为96.30+14.98,99.54±19.45,92.72±16.79,84.88±17.03(gm),使用t检验,40岁以下(p=0.270,t=-0.622)及41岁以上(p=0.950,t=1.473)皆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正常人群睑结膜和睑板腺组织细胞结构未见性别差异。LSCM可清晰观察正常人群睑结膜和睑板腺的微观组织结构,为睑板腺相关疾病和蒸发过强型干眼的诊断提供组织学依据。
其他文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出口产品转内销指明了方向.这是国家为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的及时之
期刊
目的:对感染性发热患儿应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间到我院就诊的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
2020年,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根据教育部通知,各地中小学不得不延迟开学.为响应上级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满足广大家长的迫切需求,网络云课堂纷纷上线.经历了近一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65例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
差额选举是党内民主的应有之义,要在该机制中引入实质性竞争,否则就会沦为走过场而缺乏实质进步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出台新规,决定以全委会差额票决重要干部,从而对该省从今年开春以来在各层面的差额票决试验以官方文件形式加以确定。  此次中共广东省委所印发文件分别为《关于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作用的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关于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成员作用
目的:分析静脉配置中心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原因及其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以我院静配中心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12例护士在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共发生锐器伤害15次.分析引起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按摩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重视起数学教学学习方法,乡镇小学在教育改革中也紧随改革浪潮,不断地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低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