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推进城市环境建设,积极打造“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科学理念,把首都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宜居城市、首善之区,近些年来,北京城管把整治环境的工作重点放在拆除违法建设上,加大拆除各类违法建设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虽然随着环境整治的不断深入,北京市各区县都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更多的城管执法相对人在利益效应的驱动下,大量的违法现象仍然继续存在,严重损害了首善之区的形象,同时形成许多安全隐患。违法建设行为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出现每年增长的态势。随着城管执法机关拆除违法建设的力度的不断加大,城管执法机关与违法建设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的今天,城管执法相对人的救济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城管执法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城管执法的效果,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公民的权益保护。探讨和出台规范城管执法救济法的专门规定和切实可行的救济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选择城管执法相对人的救济制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以首都违法建设执法为例,分四个部分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从缺失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二部分: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对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施现状的探讨,分析目前救济制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对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问题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第四部分:结语。主要对城管执法相对人救济制度的展望。本文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与北京市的城管综合执法局的执法队员和北京市城管的执法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并亲身参与北京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的执法过程,了解北京市城管执法机关的执法程序,以获取城管执法过程的动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召开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的座谈会,了解在实名和公开状态下城管执法机关的内部人员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并且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城管大队、北京市丰台区城管大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这两个区的违法建设案卷进行统计、分析,对北京市违法建设进行类型划分,并分别进行成因分析,探根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