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一种罕见的胸部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患者多有石棉接触史,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石棉消耗量的第一大国,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必将大大增加,客观上有必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有效地总结掌握相关的防治策略。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临床表现多样性,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较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从而导致其预后较差。由于现阶段缺乏对该病的相关认识,通过回顾性研究相关临床资料,初步总结该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的规律和特点,进而为以后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在病因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规律,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特点,提高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从而达到延长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期的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在2001年至2013年期间28例确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住院病例,对其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28例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43-82岁,中位年龄65岁。有石棉暴露史5例(17.9%)。2、临床表现各异,大多数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胸痛、发热、呼吸困难及胸腔积液,其他症状包括胸部不适、体重减轻、虚弱等,偶可出现膈神经麻痹、自发性气胸等。上述各表现缺乏特异性,故临床误诊率较高。影像学表现中胸腔积液25例(89.3%),胸膜腔内不规则结节及胸膜增厚17例(60.7%),胸膜巨大包块6例(21.4%)。3、病理类型分为上皮型、肉瘤型和混合型的患者中,其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3.3%;20.0%,20.0%;50.0%,37.5%。4、恶性胸膜间皮瘤的TNM分期为I期,II期,III期和Ⅳ期者,其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0%;57.1%,42.9%;33.3%,16.7%;20.0%,0.0%。5、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者12例,给予手术加放化疗者10例,单纯进行化疗加放疗治疗者6例。外科术式主要有胸膜外全肺切除术5例,胸膜部分切除/剥脱术7例,胸膜部分切除/剥脱术加肺叶切除术6例,肿瘤切除加胸膜固定术4例。单纯放化疗者,接受外科手术者和外科手术加放化疗者,其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3.3%,16.7%;58.3%,41.7%;50.0%,50.0%。结论:1、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以男性为主,差异可能与男性有棉接触史的较多有关。2、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3、手术治疗效果较保守治疗的效果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患者的TNM分期和患者的生存率有关。Ⅰ、Ⅱ期是手术的适用症。Ⅲ期患者手术的适用症为组织病理类型为上皮型且为局限性间皮瘤,手术可完整切除者。Ⅳ期是手术的禁忌症。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基础,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尤其受益于分期较早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