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问题 ——以合同为视角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国际社会开始逐步达成共识——缓解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共同责任,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谈判之后,各缔约国政府先后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巴黎气候公约》等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国际协议。在这些协议中,林业碳汇交易由于具有多重效益而广受关注。在林业碳汇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除了能够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之外,还可以促进项目所在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目前,国内外对林业碳汇的研究众多,成果相当丰富,但是大部分的理论研究都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方面,从法学和合同角度研究林业碳汇问题的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合同视角重新审视林业碳汇交易问题,通过总结林业碳汇交易合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林业碳汇交易合同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林业碳汇问题的由来和林业碳汇交易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林业碳汇交易的理论基础,林业碳汇作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权,有别于传统成文法中强调的物权或债权,而普通法系为了解决法律制度僵化和滞后的问题,往往以财产法的形式对此类新型财产权加以解释和规制,不再强调此类财产权的物权或债权属性,因此,财产法的视角是研究新型财产权问题的有效工具。此外,由于林业碳汇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和正外部性的特征,它又有别于一般的财产权(例如知识产权),按照公共信托理论的要求,国家应当承担起此类资源的信托义务,私人主体之间的交易是林业碳汇交易的基础,但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作为受托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保障该国公民的信托利益不受侵犯。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林业碳汇合同法律关系,分别从林业碳汇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进行阐述。民事主体之间的林业碳汇交易合同规则的制定是林业碳汇交易的基础,对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在林业碳汇合同基本框架确立之后,还探讨了林业碳汇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第三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我国的林业碳汇法律规则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自2007年起,国务院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试点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林业碳汇交易规则,林业碳汇项目在我国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林业碳汇交易的谈判过程中存在激烈的竞争,碳价格的剧烈波动让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林业主管部门对此类新型的跨国资源交易并不十分熟悉,因此,签订林业碳汇合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发展中国家需要在长期的交易实践中摸索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合同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林业碳汇交易问题上,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理性人”都可能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如何保证林业碳汇合同的代理人能够履行代理人的忠实义务,减少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是林业碳汇合同设计中应当关注的问题。其次,由于林业碳汇交易周期较长、项目风险大、交易成本高昂,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林业碳汇合同双方的违约几率,降低林业碳汇合同的违约风险是保证林业碳汇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第五部分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针对委托代理问题,应当在合同条款拟定的过程中,注重对林业碳汇交易的支付方式的约定,同时项目所在国政府应当建立标准合同文本库,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其次,对于降低林业碳汇合同的违约风险问题,应当逐步向社会公众公开资源交易合同文本,同时适当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让项目所在地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加入到合同的谈判过程中,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交易合同的风险防范机制,从多方面着手,减少林业碳汇合同的违约可能性。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项目所在国政府在制定标准林业碳汇交易合同文本时,应当重点关注再谈判条款(renegotiation clause)问题,由于林业碳汇交易周期很长、风险较大,东道国政府又承担了大部分的项目风险。为了减少项目的违约和不合理的风险分配为东道国政府带来的损失,在合同约定的特殊情况下,东道国政府可以适当采取此类“安全阀”制度以保障本国利益。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点。第一个难点在于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某个国家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公民的生产、生活。全球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效应(例如温室效应)是整个地球环境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而,林业碳汇项目往往具有国际性的特征,就林业碳汇合同问题而言,并不存在国际社会统一适用的标准和规则,这无疑增加了林业碳汇合同制度设计的难度。第二个难点在于学界对林业碳汇项目在抵消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是否具有持久性还存在争议。甚至有学者认为林业碳汇项目会发生碳泄漏(carbon leakage),因此只能将林业碳汇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林业碳汇交易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这种质疑的声音无疑极大的削弱了林业碳汇交易制度存在的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学者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论证的方法对此做出了回应,他们认为即使森林系统只是暂时的储存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森林储存二氧化碳的时间周期很长,在森林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可以为改善一国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而且经过实验证明,某些林木在吸收二氧化碳之后又转化为林木产品,这就形成了对二氧化碳的永久封存。因此,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低碳发展的实践而言,研究林业碳汇交易制度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的战略选择受制于内部的资源约束与外部制度环境,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制度环境。政府不仅在土地、能源、资金、基建项目等重要资源的分配上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在政策制定和行政命令执行方面存在不稳定情况,给企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对特定资源控制者的过度依赖,降低经营风险,获取优越的竞争条件和有利的发展环境,企业有动机通过各种途径与领导人建立
本文主要从源语一目标语文本对比与听译时差两个角度来探讨电视英汉同传中的省略现象。就当前关于电视同传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电视同传与其它口译方式的区别、电视同传的高压力及应对措施等,较少有研究是针对电视同传中的省略及其动因分析展开的。因此,本文旨在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电视英汉同传中省略的共有特征是什么?第二,电视英汉同传中省略的动因是什么?本文以2017年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的七个电视
听辨是口译中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但由于西班牙语本身结构特点及西中语言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交替传译西中语对,西班牙语的听辨较容易产生一些障碍,并最后导致译员翻译出现错误。本文以苏姗娜迪亚斯在在第三届企业数字化论坛上的演讲为案例分析材料。文章首先探讨了交替传译中普遍存在的听辨问题,其次对此次案例进行了基础的概述,统计了在此次模拟会议中出现的翻译错误,分析了错误种类,辨明错误主要是由于听辨障碍产生的
随着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更高了,然而文化同质化的现象在当代表现得愈加严重。而人们近些年也逐渐意识到文化缺失带来的弊端,因此发掘特色的地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旅游逐渐变为现代人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最能展示一个城市文化的除了建筑、街道、旅游景点外,便是享有“城市之窗”美称的商业街,它甚至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它不仅决定着商业街的文化品位,而且也起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与
半城镇化地区是城镇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介于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区类型。此类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传统聚落,面临着外部环境冲击和内生动力不足的双重挑战。随着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传统聚落的发展目标从实现农村现代化转向“产业、生态、治理”的全面复兴,半城镇化地区传统聚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关注点聚焦于半城镇化地区传统聚落的公共空间建设,思考如何通过激活空
由于汉英两门语言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汉英交替传译通常不能只浮于字词的表面进行直译,而需要对源语加以理解、整合、重组,译语才能做到语义到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如果不考虑中英文差异,对逻辑、核心概念、讲者意图进行深入理解并加以显化,输出的译语通常逻辑混乱、语义不通,使得译语质量大打折扣。本文选取的案例为笔者参与的李玫瑾在四川省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演讲的模拟会议。讲者以日常生活现象类比专业的学术概念,概念
中国东南沿海在早白垩世经历了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在此次构造运动中,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欧亚大陆,由此在中国东南沿海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火山活动,堆积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岩。浙江象山地区石浦剖面下白垩统石浦群以多套火山碎屑岩夹多套微生物岩为主要特征,为讨论火山活动对微生物岩发育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次研究以石浦剖面火山碎屑岩对微生物岩的影响为重点,进行了火山岩石学、沉积岩石学以及地球化学多个方面的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科室90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TLDG组患者35例和LADG患者55例。结果:对比LADG组临床资料,TLDG组的手术时间[(275.9±24.4)min比(285.6±27.9)min,P=0.087]和清扫淋巴结数[(36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OFDI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全球话语权的重要指标。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的OFDI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寻求更大的国际市场。目前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鲜有关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研究。即使是关于
译语的流利程度是衡量译语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口译不流利会极大地影响源语信息的传达,对听众来说会影响对整体意思的理解,对译者来说接连的非流利现象会导致紧张、焦虑。因此处理好非流利现象保证译文的流畅度对于译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模拟会议中出现的多处非流利现象进行分析,剖析产生原因,寻找应对策略。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总结归纳,本文整理出非流利现象的定义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