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蒙脱土/二氧化钛三相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电子与柔性显示技术是近年来电子信息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柔性显示由于具有轻柔等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其中柔性显示器件的发展呈现出柔性化、卷曲化和可穿戴化的趋势。柔性基板作为整个柔性显示器件的支撑与保护组件,其性能对于柔性显示器件的品质与寿命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可作为柔性显示器件基板的备选材料包括超薄玻璃、金属箔以及聚合物薄膜三大类,其中,聚合物薄膜在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方面都优于其他两类材料,而在聚合物薄膜中,聚酰亚胺薄膜以其优良的耐高温特性、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聚酰亚胺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环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刚性的酰亚胺环赋予了这类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从而使得聚酰亚胺成为柔性显示器件基板的首选材料。为了提升聚酰亚胺的耐热性以及力学性能,本文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在制备聚酰亚胺薄膜过程中分别加入蒙脱土和二氧化钛,制备聚酰亚胺/蒙脱土复合薄膜和聚酰亚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表征薄膜微观结构并进行性能测试;其次,在制备聚酰亚胺薄膜过程中同时添加蒙脱土和二氧化钛,制备聚酰亚胺/蒙脱土/二氧化钛三相复合薄膜,表征薄膜微观结构并进行性能测试;再次,对聚酰亚胺/蒙脱土/二氧化钛三相复合材料进行分子模拟,构建分子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最后考察不同外界环境条件对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后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单体材料摩尔比为1.02:1,反应温度为10.31℃,反应时间为5.93h,固含量为18.21%;在制备聚酰亚胺薄膜过程中添加蒙脱土和二氧化钛可以改善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当蒙脱土和二氧化钛质量含量分别达到8%时,聚酰亚胺/蒙脱土复合薄膜和聚酰亚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热失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最优;当蒙脱土和二氧化钛质量含量分别达到4%时,聚酰亚胺/蒙脱土复合薄膜和聚酰亚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达到最优;(2)在制备聚酰亚胺薄膜过程中同时加入蒙脱土和二氧化钛,当蒙脱土和二氧化钛(1:1)混合质量含量达到6%时,聚酰亚胺/蒙脱土/二氧化钛三相复合薄膜的热失重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达到最优;同时,为了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聚酰亚胺/蒙脱土/二氧化钛三相复合材料建立分子模型,计算了模型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在298K和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相较实验结果,提升21.14%;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相较实验结果,提升20.23%。(3)对三种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碱、氧化剂、紫外线和微波处理,并对薄膜进行热失重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性能测试,研究不同外界环境条件对这三种薄膜的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的外界条件处理后,聚酰亚胺薄膜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对三种薄膜的性能下降趋势图进行分析,三种薄膜的性能下降趋势基本相同。
其他文献
行人检测和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行人检测是通过对图像或者视频中的行人特征进行分析,检测出行人所在的区域。人体姿态估计是对图像中人体各个关节点的位置进行定位,人体姿态估计也是人体动作行为识别与分析的基础。本文采用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行人检测和人体姿态估计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经典的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在通用的目标检测任务中已
金锡共晶合金(Au-20.4 wt.%Sn)是一种低熔点(551 K)的钎焊材料,它具有诸多优良的使用性能,如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浸润性好、抗疲劳强度高且性能稳定无污染,因此在微电子封装和集成等电路等领域应用广泛。金锡共晶合金室温下是由AuSn和Au5 Sn两个具有六方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组成,两相皆为硬脆相,因此室温下变形比较困难。文献中关于两个金属间化合物构成的合金材料变形过程的研究一直鲜有报道。
粉末冶金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钛合金的成产成本,推动钛合金的广泛应用。但是,与传统的铸锭冶金法制备的钛合金相比,粉末冶金钛合金仍然具有氧含量较高、致密度较低以及组织粗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粉末冶金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本研究以TiH2基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氩气气氛保护下的快速感应烧结和热挤压,成功制备出高致密度和充分合金化的粉末冶金Ti-80钛合金。对粉末冶金Ti-80钛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不同显微组织
近几年,电商的崛起和互联网的发展,使社区、短视频、直播等兴起,为国产品牌的传播开辟了新思路,国货品牌的复兴成了我国消费市场上的一个现象级话题,越来越多的国货产品日渐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元的传播渠道和沟通环境让一批新锐国产品牌快速崛起,老字号品牌则焕发了新机,不少品牌都朝着品牌年轻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当前我国国货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品牌传播效果究竟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一效果?本研究分析了“
汽车车身用6016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对节能和环保大有益处。但高性能的6016铝合金车身板材生产技术含量高且工艺复杂,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组织和性能。其中,工艺流程参数是影响铝合金组织、织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车身用6016铝合金在三组不同工艺制备流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情况,并且深入分析了其与性能之间的联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轧板材和铸轧板材织构均为Copper、S
烧结NdFeB磁体具有超高磁性能,在能源、航天军工、机电、信息、智能制造、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热退磁效应,烧结NdFeB磁体的矫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限制了磁体的使用。提高磁体矫顽力是提高磁体的使用温度的有效途径。提高磁体矫顽力最常用的技术是在磁体中添加重稀土 Dy,但过量重稀土导致剩磁和磁能积的大幅降低,同时重稀土消耗多,制造成本高昂。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重稀土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产量正在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汽车用钢在环境、安全和能源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为降低能源消耗,使得汽车轻量化,开发出高性能的汽车用钢是钢铁行业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两种Nb-V-Ti-Mo型高强钢通过研究高温奥氏体再结晶行为、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等温铁素体相变行为以及实验室热轧工艺,研究了显微组织对钢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奥氏体再结晶实验研
随着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提高,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品牌直接形成了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和特色对外标志。因此,伴随着城市化脚步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文化也成为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人们对于精神交往与高质量的文化需求愈来愈重视,如何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建构城市文化价值观,提升城市空间传播的效用度,也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重要问题。空间本身作为一种媒体介质,也在无形地传播着城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工程科学与应用问题都具有随机性和多目标,这给问题的优化造成了很大的挑战。近年来人们开始考虑使用仿真的方法来解决随机多目标的优化问题,在使用仿真的方法解决随机多目标优化的问题中,如何提高仿真的效率是一个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最优计算量分配(Multi-objective Optimal Computing Budget Allocation,MOCBA)的仿真优化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转轴-轮盘-叶片系统作为航空发动机中的关键组件,其动力学建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增加以及结构的轻量化,这也导致转轴和盘片结构的刚度较为接近,必须考虑部件之间的耦合特性,来开展系统动力学建模。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转静子间隙减小,导致碰摩故障频发,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叶片-机匣和鼓筒-静子叶片径向碰摩,较少关注轴向碰摩的影响。针对这些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