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层面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和谐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保障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可见公平、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目前,国家教育政策逐步保障了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平等的入学机会,虽然各地在执行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有了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走进城市学校,只是享受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他们在进入公办学校后能否享受平等的教育过程则更为关键。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选择了条件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创办者能否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整个社会应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及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融合存在困难,城市公办学校教师排斥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不够契合。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办学基础条件差,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和谐论及和谐论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方式调查了北京市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运用和谐论方法计算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和谐度,为寻找和谐策略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根据前文研究分别从教师、家长、学校及整个社会力量提出了构建和谐公办校园、和谐农民工子弟校园的策略。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出台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作为基层政府的乡镇政府,肩负着促进地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职能。随着发展的需要,乡镇政府的职能不断向服务型职能转变。乡镇政府人员编制管理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