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各种资本所占的比重,它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个特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融资决策。企业绩效则是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指标,同时它也是衡量经理人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自从美国著名的学者莫迪格利尼和米勒在发表其文章《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概述》并在文中提出MM理论以来,资本结构问题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主流经济学研究热点,诸多学者对资本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由于该理论的建立需要严格的假设,并不符合现实情况,所以人们在MM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修正的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市场择时理论等,资本结构理论成果日渐丰富。纵观国外的文献,学者对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以下几点:引起企业资本结构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资本结构是否会影响公司绩效,如果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绩效,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可以使得绩效最大化。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的联系,诸多学者已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但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否存在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绩效最大化等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追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我们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开始纷纷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呼吁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基于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支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新能源企业是近些年才兴起发展的,起步较晚。与此同时,所掌握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存在经验不足、管理不善等很多问题。因此,本文正是基于此选取新能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资本结构变化是否会对绩效产生影响,以期能够为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先对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回顾并梳理了目前关于资本结构变化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文献,宏观性的了解与整理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据此提出三个研究假设。为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假设,选择2010一2013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新能源企业85家,创建涵盖340组面板数据数据库,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模型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