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的应对方式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竞技比赛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竞技比赛的竞争逐渐由体能、技战术能力转变为心理能力的竞争,心理能力成为运动员竞技比赛中保持最佳运动水平的关键。在异常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应对赛场上种种问题和压力的能力,更是运动员良好心理能力的关键。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临波折及压力时所选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运动员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可以保障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本研究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讨论与验证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从而提出关于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应对方式培养的策略。本研究以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中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说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中包含积极行动及计划、接受、寻求工具性支持、积极解释、寻求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9组应对维度;再根据相关研究学者有关应对方式的分类可以将积极行动及计划、接受和寻求工具性支持划分为问题应对方式;积极解释、寻求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划分为情感应对方式;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划分为逃避应对方式。(2)团体项目、个人项目的中学生运动员采用直接行动及计划、接受、工具性支持、积极重组、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应对方式上存在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的差异;团体项目、个人项目的中学生运动员采用问题应对方式、情感应对方式、逃避应对方式上,在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维度上存在差异。(3)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得出影响应对方式的三大因素,即:训练因素、社会学因素、应激源因素。(4)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训练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突出,应激源因素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较小。(5)改善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提高运动成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增加体育参赛机会,提升中学生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加强技、战术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加强心理技能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设置合理的体育参赛目标,培养中学生运动员自我评价能力;给予外界支持与鼓励,激励中学生运动员的体育参赛动机。
其他文献
分别基于RK、SRK和PR等不同真实流体状态方程(Eo S)建立了包含亚临界和超临界两种不同机制的瞬态液滴高压蒸发模型。针对我国新一代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对煤油液滴在高压N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其中,纳米材料的表面界面效应是纳米粒子具有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基础。巨大的比表面积使纳米材料表面活
<正> (二)课征土地增值税的理论依据 历史上最早提出土地增值收益应收归国有的学者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穆勒,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抨击了地主
本文分析了目的教育培训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确定合理的人才岗位结构,重视教职员工培训;建立公
<正> 我厂回转窑使用的燃煤,挥发分低(20%以下)、灰分高(25~45%),而且波动范围大,因而有一段时间烧出的黄心熟料多,影响水泥颜色发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由生产副厂长负责
<正> 目前国际劳务市场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每年的国际劳务总输出达2000~2500万人,涉及100多个国家.自从1984年以来国际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比商品贸易高出10个百分点,1970年世
综述了复杂系统理论对组织理论的影响.介绍了与组织理论(organizationtheory,OT)有关的复杂系统理论(complexitysystemstheory,CST)的特征、研究方法、范例;并介绍了OT对CST
<正> 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审美的心理距离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距离作为美感领域里的一个特殊的观察方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同,但同时,作为一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首次清甲治疗患者177例,分别依据患者年龄、性别、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幸福感等一系列积极心理与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因此,确定大学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