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小學家許慎所著,是中國第一部分析漢字形體、考究漢字字源的字書。宋初徐鉉(大徐)奉詔與句中正等人詳參眾本,校訂《說文》,才有了徐鉉本《說文解字》(也稱大徐本《說文解字》)並一直習用至今。徐鉉等人在前人基礎上增加反切,刊謬補缺,多所發明。徐鉉本《說文》在文字、音韻、訓詁及其它學科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本課題主要是音韻方面的研究。本文以陳昌治本為底本,並參校其他版本,在細緻校勘的基礎上建立徐鉉音注材料數據庫。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運用反切比較法、反切用字分析法、文獻考證法和數學統計法等對徐鉉音注特點進行分析,並對其中的多音字常讀音進行考察,力求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徐鉉時代的實際語音情況,為漢語語音史中宋初多音字常讀音研究提供參考。本文共五章內容:第一章是緒論。主要介紹徐鉉的生平及著述、徐鉉本《說文》的研究現狀(側重於音韻方面)、本課題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版本和校勘。按照時間先後的順序梳理《說文解字》的版本情況,根據版本系統情況選取了目前通行的中華書局影清陳昌治“一篆一行本”為底本,參校靜嘉堂本、汲古閣本、藤花榭本和日本早稻田大學館藏《官版說文解字真本》(簡稱和刻本),根據考察情況歸納徐鉉本《説文》的注音內容、注音方法和注音條例。第三章是徐鉉音注的音系特征分析(主要是時音系統的分析)。本章從聲母系統與韻母系統兩個方面展開論述。聲母時音系統方面主要有輕重唇分化,非敷相混;舌音聲母端知分化,透徹分化,定澄分化,泥娘合併;齒音精、莊、章三分,船襌相混;牙喉音聲母各自分立;濁音清化剛剛開始。韻母時音系統方面主要是根據韻類混注情況對各攝中各韻分合情況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如下:通攝東-冬二韻系合併,東三鍾二韻系中屋、燭二韻合流;止攝支、脂、之三韻系合併,微韻系獨立;遇攝魚、虞和模三韻系各自獨立;蟹攝一等重韻泰、代韻合併,隊韻獨立,二等重韻怪、央韻分立,佳、皆韻合流,蟹、卦、駭和怪韻獨立,三等重韻祭、廢二韻分立;臻攝真重紐三等、臻二韻系分立,真合韻與諄韻合流,真重紐三等韻與欣韻合流;山攝二等重韻刪、山二韻系合併,三等重韻元、仙二韻系分立,仙、先二韻系合流;效攝宵重紐四等韻已與四等蕭韻合流;果攝歌、戈二韻系各自獨立;假攝麻、馬和祃韻各自獨立;宕攝陽、唐二韻系各自獨立;梗攝庚二、耕二韻系合併,庚三、清二韻系分立;曾攝蒸、登二韻系各自獨立;流攝尤、幽二韻系各自獨立;深攝上聲寢韻與去聲沁韻有混;咸攝一等重韻談、覃二韻系合併,二等重韻咸、銜二韻系合併,三等重韻嚴、凡二韻系分立。第四章是徐鉉本《說文解字》中多音字常讀音研究。我們將徐鉉音注材料與《廣韻》對照后,得出很多反切用字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對於這些多音字常讀音的情況進行考察,我們的工作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簡單闡述多音字常讀音的概念和考察多音字常讀音的各種方法;第二步是通過這些方法說明徐鉉本《說文》中有哪些多音字的常讀音可考並整理羅列;第三步是說明徐鉉本《說文》中多音字常讀音暫不可考的情況並記錄,以待來者。第五章為結語部分。對本文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同時也對研究中的創新點和不足之處加以說明。本文的創新點主要在於材料處理方面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出的結論較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是本文依然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我們很難搜集到更多徐鉉本《說文》的版本進行校勘,只是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個本子,在版本搜集上不夠全面;其次,對於徐鉉本《說文》的聲韻系統研究不夠細緻深入。這些都是本文做的不足的地方,我們將在後續的工作中不斷地搜集更多的材料,繼續完善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