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影响下煤层气运移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chans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是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它将是21世纪新兴的接替能源,其勘探开发必将是接替常规天然气资源最有前景和现实的途径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温度对煤层气运移规律的影响考虑的不是很全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煤层气渗透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以此关系式建立了煤层气渗流的数学模型,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了煤层瓦斯的贮存环境。从气藏类型、气源、储集层岩性、孔隙结构、流动机理、储层特性、产出机理等多方面对比了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区别。2、介绍了煤层气生成的三个阶段;探讨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在煤层气吸附解析中的作用;介绍了温度对煤层气运移规的影响因素。3、通过现场实验,测得不同压力及温度下,煤层气的流量,通过表达式,煤层气渗透率与温度的数据关系。通过曲线拟合以及数值分析中的最小二程拟合的方法,得出了煤层气渗透率与温度的关系式:S(x)=a0+a1x+a2x~2。4、建立了煤层气运移过程中,温度场、渗流场以及煤岩变形场方程以及各场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5、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简单的煤层气贮存运移模型。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得出温度分布图以及温度与渗透系数的关系图。从而验证的所推导的耦合数学模型模拟真实煤岩体内煤层气流动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劳资矛盾日益突出,排华成了政客和种族主义者转嫁矛盾的手段,排华浪潮迅速从加州蔓延至全国。美国政府公开违背条约,无视积贫积弱的清政府的抗议,通过一系列排华法,把排华从女性、劳工扩大至整个华人群体。1882年通过禁止华工入境十年的《排华法案》,到期后两次被延长,直至1904年被无限期延长,导致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引发了1905年的中国抵制美货运
目的 了解在互联网平台申请HIV自我检测试剂人群的特征,为“互联网+自我检测”扩大HIV抗体检测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和网络试剂申请平台,2019-05-01/2020-04-30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推广,让有需要的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后申请试剂,免费提供HIV自检试剂,检测对象按操作说明进行自检后把结果反馈到试剂申领平台。结果 共完成调查1 056人,其中男性899人,女性157人;平均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艺术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艺术工作者面对危机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和开展新媒体技术与艺术信息传播的结合方式。文章从公立美术馆、私立美术馆、艺术高校等方面,探究疫情期间的艺术信息传播问题,分析疫情期间的美术馆、博物馆如何应用新媒体技术走出困境。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疫情期间的艺术信息传播问题,拓宽人们接触文化艺术的渠道,加深对文化艺术的了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并蔓延至全国,教育部要求高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并保证线上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艺术设计类理实一体化课程讲究就是师传-训练-感悟-创作四个重要环节,但关键疫情中缺乏实训条件和现场互动教学。为此,本文将探讨《技能摄影》课程线上理实一体化知识的传授方法,在信息化实训教学环节通过重构知识、细分演示、模拟实践和创意互动这四个教学手段来弥补实训条件的缺失。最后研究结果是
位移是边坡变形过程反馈出的重要信息。对监测得到的位移序列进行建模分析可以发现边坡变形规律和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变形值,在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预测模型中,统计模型应用最广泛,但存在通用性差、建模复杂等不足。本文将径向基函数(RBF)网络模型应用到边坡变形预测中,并和统计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灰色系统模型等3种常用的统计预测模型,总结了它们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2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最理想的跳板和中转基地,也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由于月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所争夺的焦点。近年来各国纷纷制定了探月计划,又一次掀起了探月高潮。我国于2007年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首要任务是测绘月面地形,其后继者嫦娥二号计划于2010年发射。月面地形是后续登月探测,建立月球观测站和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合成孔径雷达(SAR)领域诸多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地提供高分辨率的雷达影像,是目前获取三维数字高程模型(DEM)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在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配准,其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续影像的处理工作。目前影像配准已广泛应用于包括遥感数据处理在内的众多领域。本文概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目前常
传统的大地测量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运行周期长,成本高。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写为GPS)在测量领域的应用给传统测量带来了历史性变革,虽然GPS可以全天候提供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但是GPS三维坐标中的Z坐标,即大地高未能在生产实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GPS测量在确定平面坐标之后还要在测站上进行几何水准测量。如何能有效利用GPS的高程信息,把大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研究是当前城市研究的重点,TM/ETM+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与进行城市研究的最小影像空间分辨率接近,且具有多波谱波段、存档数据时间序列长、获取成本低等特性,成为城市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遥感影像。但TM/ETM+影像30 m的空间分辨率使其在城市研究中存在大量的混合像元。因此,要使TM/ETM+影像在城市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解决影像中的大量混合像元问题。本文以阜新市区为例,针对中等分
在目前的阶段,GPS定位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建立高精度控制网的有效手段。由于现有手段难以获得较精确的大地水准面成果,它无法把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就极少被实际利用,起到高程控制作用。用全国性大地水准面的数值来测定某一测区地形图测绘控制点的高程,是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的。因此,必须确立本区域高精度大地水准面,从而用GPS定位技术同时测定点位的三维坐标。确定某区域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目的,就是用GPS测量手段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