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汉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项目的对象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在2016年举办的“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推优活动的会刊。2016“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推优活动是“金熊猫”国际电影电视节的一个分支,会刊内容包括本次推优活动的整体介绍、参评规则、优秀作品介绍及评委点评等。会刊的目标语读者为书中所提及的参与活动的各级媒体组织、参加单位、媒体人,以及纪录片爱好者。本报告回顾了翻译过程,描述了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翻译困难,并分析了所采用的翻译策略。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和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指出翻译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其目的性要求译者应首先了解译文章的预期目的,并立足目标语读者角度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译者只有在正确理解源语语意及其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把握翻译的目的,并遵循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才能有效实现翻译目的,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翻译目的论,选取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例子,从词法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译前的源语文本和译中存在的翻译问题。报告认为,在用词及意义的表达方面应该关注是否能让目标读者顺利接受,在句法层面译文应该符合目的语习惯、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翻译策略上,着重考虑双方文化和语言因素对翻译文本的影响。通过分析,该报告提出了一些媒体活动相关英译的方法,希望能为我国媒体行业走出去进行更好的国际交流提供一些文字表达和翻译策略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