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研究早期中危(T1-2N1M0)三阴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及预后危险因素,为该分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术后病理分期为T1-2N1M0三阴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资料完整,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06例。其中19例行保乳手术,87例行改良根治术;64例术后行放疗,42例术后未行放疗,放疗范围为胸壁+同侧锁骨上野,总剂量为50Gy/5W。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术后放疗、年龄、月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T分期、淋巴结阳性数及转移率、手术方式、Ki-67指数等对患者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LRR)、远处转移率(DM)、无复发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预后的影响,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20-191月,中位随访时间83月,9例失访,随访率91.5%。全组患者5年LRR为16.0%,5年DM为18.9%,5年RFS为75.5%,5年OS为84.0%。术后放疗组较未放疗组降低了患者5年LRR(9.4%和26.2%,P=0.014),提高了5年RFS(81.3%和66.7%,P=0.008),对5年DM及OS影响不显著(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P=0.014)、淋巴结转移率(P=0.000)、年龄(P=0.038)、Ki-67指数(P=0.000)影响5年LRR的危险因素;脉管癌栓(P=0.014)、淋巴结转移率(P=0.048)是影响5年DM的危险因素;放疗(P=0.008)、脉管癌栓(P=0.009)、淋巴结转移率(P=0.000)和Ki-67指数(P=0.001)是影响5年RFS的危险因素;对5年OS影响不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P=0.042,HR=0.279)和淋巴结转移率(P=0.013,HR=5.227)是影响5年LRR的独立危险因素;脉管癌栓(P=0.030,HR=2.313)是影响5年DM的独立危险因素;放疗(P=0.041,HR=0.378)、脉管癌栓(P=0.016,HR=2.350)和淋巴结转移率(P=0.001,HR=5.804)是影响5年RFS独立危险因素。保乳手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患者术后5年LRR(11.1%和17.0%,P=0.534),5年DM(20.1%和18.4%,P=0.742),5年RFS(77.0%和68.4%,P=0.443),5年OS(89.5%和82.8%,P=0.512),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放疗、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T1-2N1M0期三阴乳腺癌患者5年LRR的独立危险因素;脉管癌栓是影响5年DM的独立危险因素;放疗、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5年RFS独立危险因素。2.术后辅助放疗可明显改善1-3枚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年LRR和5年RFS,但对5年DM和5年OS无影响,淋巴结转移率≥20%术后局部控制率差,增加区域淋巴结照射是可行的。3.相对于淋巴结转移个数而言,淋巴结转移率能更好的评价T1-2N1M0期三阴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LRR和5年RFS,为临床治疗中制定辅助治疗方案和乳腺癌危险度分级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4.T1-2N1M0期三阴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具有相似的预后,保乳手术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如果满足保乳手术条件,推荐行保乳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