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阳城县的方言为研究对象。阳城县下辖7个镇、18个乡,内部方言以河流流域为分界,分为东乡话、北乡话、中西南乡话三种。因中西南乡话所占地域和人口均在全县的三分之二以上,故本文以中西南乡话为阳城方言的代表话展开讨论。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知识,以调查统计、描写分析、纵横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共时层面、历时角度通过与普通话、中古音的对比,旨在突显阳城方言的音系特点,进而从理论上对阳城方言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的个别特点分别予以分析解释。本文由六个部分三个附表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从阳城历史沿革开始,先后对地理人口状况、自然经济状况以及阳城方言内部状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说明。
第二部分阳城方言的语音系统。通过调查阳城方言,整理概括出阳城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从共时层面对阳城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进行了对比描写;梳理了阳城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第三部分阳城音韵与中古音韵的比较。就历时层面对古声母、韵母、声调与阳城方言声母、韵母、声调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四部分阳城方言的语音现象分析。本章针对阳城方言古清浊声母平声字发音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差异展开讨论,就阳城方言平分阴阳先分后合现象进行了探讨;同时进一步揭示了阳城方言合音语音现象,分析了这种合音现象直接关照下的诸如其所表现出来的语音变化以及语音调整中的不同步现象的原因。
第五部分阳城方言的词缀及语音特点。从描写阳城方言的词缀形式出发,讨论了词缀的词形变化和语义功能;同时比较了阳城方言子尾韵与其基本韵母之间的对应关系,探询了子尾韵语音现象的变化轨迹。
第六部分阳城方言的代词及特殊词例析。从描写阳城方言的代词着手,重点对阳城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动态语音现象进行了解析;同时对阳城方言的几个特殊词的用法进行描写。
后附三个附表:同音字表;分类词表;语法用例。旨在记录和反映阳城方言的实际语音面貌。
本文以语言事实为依据,实际描写了语音现象、词形变化以及语法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重点对阳城方言所表现出的语音现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以此推进阳城方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