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骨盆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术后而出现骨盆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是一个常见也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该种患者术后力线不良和整体髋关节不稳可出现下肢活动长期受限等其他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进行了大量基础实验和研究,以提高骨盆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多种并发症风险,但是关于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后髋关节力学改变的研究却较少。本实验制作了两种常见分型分别为骨盆骨折垂直剪切型畸形愈合以及侧方挤压畸形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盆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术后而出现骨盆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是一个常见也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该种患者术后力线不良和整体髋关节不稳可出现下肢活动长期受限等其他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进行了大量基础实验和研究,以提高骨盆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多种并发症风险,但是关于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后髋关节力学改变的研究却较少。本实验制作了两种常见分型分别为骨盆骨折垂直剪切型畸形愈合以及侧方挤压畸形愈合类型,分别探究垂直剪切型类垂直负荷及侧方挤压型旋转负荷改变过程中髋关节会发生怎样的力学改变,为临床上评估骨盆骨折畸形愈合诊疗标准提供新的生物力学根据。方法:选用共16具正常成人骨盆标本。下肢标本骨盆结构完整且无异常,关节软骨发育良好,髋关节在多种角度下活动良好,同时保留关节囊和部分重要韧带,逐步清除肌性组织。标本防脱水处理后,置入﹣20°中冷冻贮存,在准备进行试验之前将标本放置于室温下融化。由于本实验模型从股骨下段截断,故可以使用股骨头中点与股骨中心位置两个点即可确定下肢力线位置,测量记录此线与人体中轴线的距离,用以考量下肢力线在不同骨盆畸形愈合条件下的偏移程度。选取侧方挤压型和垂直剪切型骨折各8组标本,固定好标本的角度,模拟人体双足站立中立位,将标本置于定制的夹具上,标记正常下肢力线与人体中轴线位置,测量其距离,然后将夹具安放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中,保持10 N/s的频率加压到200 N后,消除蠕变。选取超低敏感型压敏片测定接触面积,超低压型压敏片测定接触压力。将压敏片裁成试验需要形状,然后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制作好的压敏片放入髋关节间。施加10 N/s的垂直载荷到600 N后持续2分钟,然后取出压敏片。选取FPD-301密度计和FPD-302压力转换器测量应力,作为正常对照。然后制作垂直剪切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模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的顺序将其于骶骨上移0 mm、5 mm和10 mm应用接骨板螺钉固定,每个下肢标本骨折模型制备完毕后,使用随机数字表抽出4个随机数字,这4个随机数字出现的顺序即为该标本按照该顺序所对应的垂直移动距离应用接骨板螺钉固定的顺序。然后制作侧方挤压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模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的顺序将其内旋0 mm、5 mm、10 mm、15 mm并用接骨板螺钉固定。固定后标记出下肢机械轴位置与中轴线距离,与原来标记的正常下肢机械轴位置与中线距离相对比,测量下肢力线偏移距离。分别应用压敏片测量垂直剪切型和侧方挤压型标本时采取上述步骤于不同程度垂直方向移位下及内旋过程中髋关节各区域的负重面积,平均应力和峰值应力。结果:经完全随机方差分析可得,固定后标记出下肢机械轴位置与中轴线距离,与原来标记的正常下肢机械轴位置与中线距离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压敏片取得10个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1)在垂直剪切类型中,完整骨盆及0 mm解剖复位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当垂直移位距离达到5 mm时,髋臼负重顶区,前壁,后壁的平均应力,峰值应力,负重面积与完整骨盆和解剖复位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当移位达到10 mm时,各项指标和5 mm相比均发生明显变化。(2)在侧方挤压类型中,完整骨盆与解剖复位与单侧骨盆内旋距离达到5mm时,髋臼负重顶区,前壁,后壁的平均应力,峰值应力,负重面积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内旋距离达到10 mm时,髋臼负重顶区,前壁,后壁平均应力,峰值应力与完整骨盆,0 mm解剖复位,5 mm移位发生明显改变(P<0.05),在内旋距离达到15 mm时,髋臼各项指标与完整骨盆,0 mm解剖复位,5 mm移位,10 mm移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本实验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标本模型上得出的数据来看,(1)在骨盆骨折垂直剪切类型中,当骨折解剖复位后,骨盆髋臼整体面积和应力数值与正常骨盆对应数值无明显变化。当骨折垂直移位距离达到5 mm,平均应力和峰值应力在髋臼负重顶区和后壁均增大,在髋臼前壁均减小;而负重面积在髋臼负重顶区增大,在前壁和后壁都减小。当骨折移位距离达到10 mm时各指标变化趋势同5 mm移位时一致,但差异更加显著,(2)在骨盆骨折侧方挤压类型中,当耻骨联合重叠距离5 mm时和完整骨盆及解剖复位骨盆作比较,骨盆髋臼整体面积和应力数值与正常骨盆对应数值无明显变化。当骨折垂直移位距离达到10 mm,平均应力和峰值应力在髋臼负重顶区和前壁均增大,在髋臼后壁均减小;而负重面积在髋臼负重顶区和后壁增大,在前壁减小。当骨折移位距离达到15mm时各指标变化趋势同10mm移位时一致,但差异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对于面部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的防治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各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A型肉毒毒素防治面部增生性瘢
目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常常由于踝关节扭伤、踝关节骨折等原因造成,从而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踝关节周围疼痛、肌力下降、异常步态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来解决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问题,让患者制动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属于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周期较长,患者难以坚持,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缓解较慢,患者不易获得满意的结果。而对于手术治疗方法
下肢浅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是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隐静脉与深静脉交汇处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血流反流至大隐静脉,使大隐静脉呈迂曲走行。症状包括下肢的浅静脉迂曲扩张,腿部诉乏力不适,行走或久站后沉坠不适,肢端肿胀伴疼痛,皮肤呈营养性的改变,浅静脉迂曲处溃疡等,严重时可引起身体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浅静脉曲张因其特有的临床表现,引发的身体和心
目的:对髌股关节炎患者进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干预,评估PNF技术的疗效及其对膝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4例髌股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NF组,各2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主要为股四头肌、臀中肌和臀大肌肌力训练,微波治疗和健康教育。PNF组实施PNF干预结合微波治疗和健康教育,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明确在正常和骨质疏松性脊柱中,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伴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基于健康的成年男性志愿者腰椎椎体CT图像,应用相关软件建立L1-S1正常和骨质疏松有限元模型。A组为正常模型,B组为骨质疏松模型。每组模型包括四种状态:a.完整;b.单纯cage融合(stand-alone cag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并发骨坏死(Osteonecroses,ON)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meta分析电子检索2020年8月1日前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经过筛选流程获取符合标准的纳入文献。对于研究危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矫形鞋垫联合运动疗法对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康复疗效,为矫形鞋垫治疗KOA提供临床与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I、II、III级的中老年KOA患者40例,年龄在50到75岁之间,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2.对照组使用单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际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施行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62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应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进行术前规划,其中男性13例,平均年龄67岁,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岁,全组平均年龄69岁。骨折分型:头下型18例,头颈型9例,基底型4例。患侧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桡骨粗隆下横形骨折模型,来研究桡骨粗隆下横行骨折存在旋转位移时的影像学证据。方法:本研究共使用12块右侧人工桡骨。在桡骨粗隆下方约0.5cm处进行横向截骨。将近端骨块顺时针旋转0、5、10、15、20、25、30、35、40和45度,然后用粘纸固定。取桡骨标准正侧位X线片,测量桡骨茎突至桡骨长轴的最小距离、桡骨粗隆至桡骨长轴的最小距离。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相关性是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关节退化性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国家医疗体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今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的药物和手术为主,寻找到一种安全有效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冲击波是一种在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作为一种理疗设备其疗效已在多种疾病中得到验证,有不少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表明经过冲击波干预的膝骨关节炎模型细胞、动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