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日益紧密,赛事、文化节等也都日趋国际化。在这些对外活动的开幕式上,领导人和代表致辞,已成为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国际交流,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形式,有效促进了中外沟通与合作。虽然开幕式涉及的专业领域不深,但对译者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开幕词的口译质量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外合作的发展。本报告从释意理论的视角,以武汉网球公开赛志愿者项目开幕式模拟口译为案例,针对礼仪口译中开幕词的特点,依据释意理论将口译活动分成理解-脱离语言的外壳-重新表达的三个过程,并详细分析模拟口译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口译策略,力求为译员类似口译实践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介绍,简要描述任务的背景、过程、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释意理论和礼仪口译的定义、特征以及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礼仪口译中释意理论的应用。第三章具体介绍口译任务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中问题和译后工作。其中译前准备中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释意理论的三个翻译层次和三角模型理论。第四章为案例分析,从释意理论的视角具体分析译中阶段遇到的口译问题包括短期记忆、口译笔记和重新表达的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翻译策略。训练短期记忆的方法包括重述和对信息的多样化处理;口译笔记方面包括数字口译,缩略语和符号的应用。重新表达方面分别从词汇和句子层面,涉及对头衔的简称和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释意,问候语的官方表达和长句的概括和切分,信息补充等策略。第五部分总结本次口译实践报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