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介入“三无”老人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也使“三无”老人的绝对基数越来越大。相应地,“三无”老人群体也应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支持等福利。笔者根据实习期间了解到的情况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三无”老人社会支持严重不足,其所能获取到的资源和支持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结合“三无”老人的实际情况,笔者将“三无”老人目前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三点:第一,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社交障碍;第二,“三无”老人缺少家庭角色及社会角色,社会功能弱化;第三,社会关系结构单一,社会支持网络破损严重。针对“三无”老人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实习期间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在为“三无”老人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形成本项研究成果。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本项研究进行详细说明。第一部分是本项研究的总概括和相关概念与理论,主要包括正文的绪论和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文献梳理与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项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主要对本研究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做了界定与相关阐述。第二部分是问题分析与介入前的准备,包含正文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对资料的收集与问题分析,笔者根据收集到的福利院和“三无”老人的资料,对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分析,找出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具有认知障碍,对生活没有自信;第二,有社会交往障碍;第三,社会支持网络严重破损,无法获取资源与支持。第三章介绍了笔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并根据案主问题与问题成因,与案主共同商讨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第三部分是个案工作的介入与效果评估,这部分主要是正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转变案主认知,提升案主的生活自信心;其次,提升案主的社交能力,为案主构建同辈伙伴支持;再次,借助个案管理的方法,协调福利院内各职能部门,加强案主社区层面社会支持;最后,通过链接福利院外部资源,为案主拓展社会资源支持。在评估阶段,笔者从社交能力、活动参与度、社会支持网络重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很大改善,且其社交能力已经明显得到提升,具备了获取与运用资源的能力,个案服务达到了结案的标准。第四部分是本项研究的结论与对策,这部分是正文的第六章。笔者在本部分提出,个案介入“三无”老人社会支持网络重建要以转变信念树立信心为前提,将资源链接贯穿于服务过程。在论文结尾处,笔者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向政府部门、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者等服务供给主体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三无”拓展更丰富的资源与支持。本项研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都有较多创新之处。在视角上,本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以社会支持理论和情绪ABC理论为指导,结合个案工作方法,对“三无”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建问题进行研究,帮助“三无”老人重拾生活信心。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实地调查研究和访谈法相结合,在收集和分析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实务性的工作方法改变案主的认知系统,重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从具体实践操作中提炼实务性经验,为“三无”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寻求可行方案,这也是本项研究重要的成果。但是由于研究者自身能力有限,在专业伦理问题和具体实务操作中仍有很大不足,对本项研究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努力学习和不断改进的地方。
其他文献
本次课程改革所争论的议题,直接或间接地,都在回应社会所面临的文化认同危机。本文将新课程改革放在全球化与本士化交互辩证的文化认同视框中,考察课程改革表象下论述的形成、实
目的评价药师干预前、后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的变化及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年3~6月(干预前)及2018年9-12月(干预后)门急诊患者的处方进行抽查点评,并作平行比
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伴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日益凸显,导致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每年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的了解我院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门诊处方中降压药物选择合理性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有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的门诊处方,并对处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