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统一以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漠北、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传到内地,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大量传入边疆地区。其中也包括饮食风俗、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交流。《饮膳正要》继承发扬前代食疗学成就,广泛摄取汉、蒙、回回等各族人民饮食经验,反映了国内各民族医药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各地文化交流的产物。
《饮膳正要》,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全书三卷,大体包括三达部分:一是论,包括养生避忌,妊娠、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四时所宜,五味偏走及食物利害、相反、中毒等食疗基础理论;二是方,包括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的宫廷饮食谱153种与药膳方61种,以及所谓神仙服饵方法24则;三是食物本草,计米谷、兽、鱼、果、菜、料物等共230余种,并附本草图谱168幅。该书是一部珍贵的蒙元宫廷饮食谱,也是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
《饮膳正要》继承了前代食疗、养生经验,阐述“保养之道,莫若守中”等食疗理论,强调食疗在医药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在食疗应用范围、食品性味与营养价值、饮食保健、饮食治疗、饮食卫生与宜忌、食物中毒及解救、食物烹调等各方面,忽思慧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均有论述,并且较前代有不少新的发展。书中重视妇幼保健,除继承前代胎教学说外,对“妊娠食忌”、“乳母食忌”等均有专条讨论。对饮食卫生,忽思慧主张不食不洁之物,防止病从口入;又提出“烂煮面,软煮肉,少饮酒,独自宿”等主张,这些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忽思慧还首先使用“食物中毒”这一术语,并列举许多有效的解救食物中毒的方法,有的沿用至今。
本文在研读《饮膳正要》及相关著作,借鉴前贤今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察忽思慧生平、著作及《饮膳正要》版本的流传情况,分析《饮膳正要》的内容及其特点,总结其丰富的人类饮食养生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在营养学、医学上的成就。本文汲取其精华,客观阐述忽思慧《饮膳正要》对人类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不朽贡献和存在的局限,从而为人们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