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也在评价方面做出了相同的要求,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数学教学中要求注重实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面对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趋势,传统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了。就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形式而言还存在着许多弊端,而起源于美国的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上能够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强调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较复杂的认知问题和生活问题,它对学生的评价不但注重结果,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但是,如何将表现性评价具体应用到小学数学评价中呢?本文在表现性评价相关的理论基础上,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三个模块为分类,选择了相对应的表现性任务展开行动实施,并收集和展示了学生作品,对学生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评价方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为教师开展促进学生发展式的评价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方案,试图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去实施评价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充实表现性评价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对表现性评价这一内容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对表现性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包括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和特征,在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标准和评定量表,为之后的应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分类,列举了三个模块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展现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呈现小学数学表现性任务案例,收集学生作品,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侧重从任务设计、操作过程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分析了表现性评价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