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力量的主要源泉,也是一股富有动力的现代化力量。自14世纪第一批华人先辈来到新加坡,似乎就注定了这个小岛国的道德教育,已离不开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新加坡虽是个人口稠密的弹丸小岛,却不仅在经济方面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且其保存、传承中华五千多年传统文化之成功是受到世界的肯定的,尤其是其以儒家道德价值观为主线的公民道德教育不仅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得以传承,同时赋以儒家思想新的现代意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道德教育兼具东西方特色,可以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提供借鉴。 本课题主要以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分析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各个阶段发展情况及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对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每一阶段予以梳理,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的概括;在总览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受瞩目的阶段,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深入分析新加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磅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概括新加坡政府为应对由过度“西化”及三代同堂传统家庭结构的丧失等社会原因而引发的道德危机、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育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在概括新加坡政府为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计划,力邀群儒汇狮城、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编写及推广中英文版《儒家伦理》教材、培训《儒家伦理》课程师资,以及创办东亚哲学研究所探讨儒家思想以增进新加坡人对儒家思想的认识等有力举措,及海外儒学专家对儒家思想与当代新加坡结合的重要观点的基础上,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经验进行提炼,从中得出新加坡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对我国道德教育实践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启发,从而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