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董事长”的企业扩张更加理性吗? ——基于上市公司投资并购的实证发现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管的社会经历是近年公司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社会经历是人与社会的一种“纵向的联系”,每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都将对其性格、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董事长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其成长经历和工作履历无疑将塑造其独特的行为处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改革开放以后,学者“下海”从商成为一股热潮,近年来也频频有政策出台鼓励学者创业,但目前对于学者出身的企业家学术界给予关注仍然有限。学者在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因过于专注学术而形成谨言慎行,保守求稳的行事风格,另一方面他们在学术训练中逻辑思维更加严谨,考虑问题更加周全,进而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形成独特的风格。本文将拥有学术经历的董事长称为“学者型董事长”,探究其对企业扩张的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并研究究竟何种特质主导了他们在企业扩张中的行为决策。因此,本文不仅丰富了高管社会经历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学者从商”问题提供了新的政策视角。文章以董事长是否拥有高校和研究所的工作经历作为核心变量,进而衍生出是否为985高校博导/教授副教授或中科院院士(后文统称为专家)以及学术水平高低等指标。另一方面,本文将企业扩张分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支出(内部扩张)和并购(外部扩张)两种形式,分别研究董事长学术经历对两种企业扩张方式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学者出身的董事长能够显著地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同时也将降低企业发生并购的频率、概率和规模。但由于并购活动的复杂性,当进一步根据经历将学者划分是否为专家时,学者对企业并购的抑制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按国企与非国企进行分类研究,并在原先基础上运用PSM法和工具变量法进一步检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在证实了“学者型董事长”的企业扩张更加理性的结论,本文将影响机制提炼为学者身上“保守”和“严谨”两种特质,探究何种特质主导了董事长行为决策并影响了企业扩张。研究结果表明,学者董事长“保守”的行事作风显著地体现在企业更稳健的融资偏好和企业管理层更低的过度自信程度,这可能是抑制企业扩张的主导因素;而学者董事长并未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其“严谨”的处事态度并未体现在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中,对抑制企业扩张的解释力度较弱。
其他文献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当今的经济环境纷繁复杂,市场参与者决策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高,对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与反映历史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等相比,盈利预测等反映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报告越来越符合决策者对于信息的要求。在我国目前非强式有效的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分析师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大量的公开信息来进行决策,盈利预测
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兼具城乡特质的“中间”形态村庄或独特地域社会样态的出现突破了城乡分立的体制结构,村落的转型使得传统治理规则生发与运作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因而,转型期的村庄治理不仅再难以依靠传统的治理资源而发挥作用,现代公共规则与本土社会结构的接合调适也进一步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规则村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是优化我国农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与制度关键,也是传统型农业转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在推进农地流转的研究方面,对于农民自身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农民物质禀赋差异,而农民在农地流转方面信息需求意识的产生与满足,以及农地流转相关信息的掌握、辨别、利用和交流沟通等的能力对进行农地流转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活跃农地流转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
我国对于公益性组织的安全效能测评体系起步比较晚,安全效能测评体系最开始只用于各大企业以及政府等封闭的系统中。但是公益性组织却不一样,公益性组织大多属于开放性系统。所以严格满足公益性组织所有特征的指标微乎其微。因此,如何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公益性组织的安全文化效能测评体系,便变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建立一套特色的,具有普适性的公益性组织安全效能测评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此次的研究,
教师的流动制造了流动的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而地域融入则是流动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特殊问题。所谓流动教师的地域融入是指教师对流入地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不断地接受、排斥、内化和综合理解的动态过程,其结果常常表现为教师的环境认同、文化依恋、社会归属、工作承诺。这四个内容也构成了地域融入的基本框架,教师流动中地域融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域融入影响流动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流动教师
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与主体,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驱动力,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已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由于自身的开放的特点,那么企业的发展程度由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决定。为了降低对外界的依赖,企业积极地进行收购、合并、获取控制权等,由于企业资源有限,这些方法不是长久之计。而董事连锁由于灵活、容易实施的特点成为最常用、最流行的处理企业间关系的对策,因此本文研
近十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583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交易金额达到1214亿美元,但有现象表明并购长期绩效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有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已经不能完全从原有的财务金融视角出发进行解释,需要对并购决策的主体进行研究。在对企业并购活动的研究中,Roll(1986)提出自大假说(Hubris hypothesis),认为企业大部分的并购活动是由管理者的
在大股东持股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现象的今天,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也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关联交易是指企业与关联方的交易,关联方主要包括出资额占资本总额一半以上或在事务表决方面享有重大权力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自然人,还包括企业的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法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曾经有过一段特殊时期,期间庞大而冗杂的国有企业纷纷改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一带一路”海陆两条路线将扩大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中国农业走向世界打开方便之门。尽管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现实中,“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日渐严苛的国外市场准入门槛仍限制着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因此,如何提升农产品质量是农业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并走向世界的关键。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期。实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制造业技术实力的提升也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的关键。作为制造业的标杆、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