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角无齿蚌寄生蚌螨种群生物学及内部结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背角无齿蚌中Y纹蚌螨和弯弓蚌螨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Y纹蚌螨总感染率为45.91%,丰度为18.41±22.49,5月份感染率最高;弯弓蚌螨总感染率为17.47%,丰度为3.41±12.88,6月感染水平最高。两种螨类对体长150-170mm的背角无齿蚌感染率最高,对雌雄蚌无特异性选择。Y纹蚌螨和弯弓蚌螨都偏好选择寄主的外套膜和鳃部。利用卡方对种间关联关系进行检验,表明两种蚌螨之间呈负关联关系(x~2=14.12,V=-0.073)。利用自制趋光性装置研究了三种蚌螨趋光性,结果表明Y纹蚌螨、弯弓蚌螨和簇刺蚌螨的趋光性与光强以及光色有关。在不同光强下,三种蚌螨的趋光性指数差异均显著(P<0.05);1300Lux,1000Lux,400Lux和100Lux光强下三种蚌螨的趋光性差异极显著(P<0.01);在700Lux光强下差异显著(P<0.05)。Y纹蚌螨随着光强增加,趋光指数有随之增加的趋势;簇刺蚌螨在光强度为1000Lux趋光指数达到最大;弯弓蚌螨只有在光强度为700Lux表现为正趋光性,其它条件下均表现为负趋光性。弯弓蚌螨在三种颜色的光下均表现为正趋光性,对于红光的趋光性反应较黄、蓝光更为敏感;簇刺蚌螨只有在黄光条件下表现为正趋光性,在蓝光和红光条件下均表现为负趋光性,而且红光下负趋光性行为相当显著;Y纹蚌螨在红光下表现为正趋光性,在黄光和蓝光条件下表现为负趋光性。由此可见,不同的蚌螨种类对不同光色也具有不同趋向性反应。通过对弯弓蚌螨的连续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发现其消化道包括咽、胃、中肠、结肠和直肠。背腺末端浸于中肠附近的组织中,开口于背部。雌性弯弓蚌螨的生殖腺由外膜和内生殖上皮组成,内生殖上皮分布有滤泡细胞。雄性生殖腺有一对精巢,内含许多由血淋巴细胞包围的精囊,精囊或精子通过输精管排出体外。
其他文献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之一。近年来,青蟹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在青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过程中因容易受水质、微生物感染等导致存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多种功能的认识,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一些课例的教学导入的方式,探讨了提高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应注意的方面并以笔者日常教学中的些许导入方法为例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07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
凤鲚为长江口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水利工程等原因,凤鲚资源日渐衰退。本文以2014年4至8月在长江口水域采集的凤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凤鲚个体生殖
随着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暖水性鱼类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作为生态养殖新品种得到极大推广,在北方气温较低地区如青岛、威海等地已有试验性养殖。国内外对点篮子鱼的繁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目前对虾养殖业最严重的病原,给全世界范围内的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分析WSSV的
细菌幽灵(BG)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佐剂性质的疫苗或DNA疫苗递送系统。它是被移去了细胞质的无活性,但含有细胞形态和抗原结构特性的细菌细胞包膜。它是通过裂解基因在革兰氏阴性
低等脊椎动物部分器官损伤后可以恢复之前的结构和模式,实现功能性再生。区别于四肢的肌肉来源于中胚层,下颌的肌肉来源于神经嵴。作为与四肢发育来源不同的下颌,其剪切后肌肉和
目的:通过对川鄂山茱萸(Cornus Chinense Wanger.)的生药学系统研究,以山茱萸的苷类化学组分-熊果酸、马钱苷为指标成分,从川鄂山茱萸的不同器官与细胞组织中筛选含量最高的部位,并通过其近缘植物灯台树、小梾木的相关性研究,探讨此类化学组分分布状况,拟证明宏观的形态特征与微观的细胞特征以及分子水平的化学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筛选有效药物组分奠定基础,为创新药物的应用与开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