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各个学科都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是孕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摇篮,是党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我党在新时代要求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的接班人。强调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正是为实现新时代育人要求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指借助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来建立有机的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只有认真梳理“课程思政”产生的时代背景,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牢牢掌握“课程思政”的鲜明特点,深刻解读“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才能更高效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清“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界定其内涵,并进一步挖掘其特点和价值意蕴。其次,进一步发现目前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不足、部分课程的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等。再次,针对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大致来说,可以从教师本体、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解决目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即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加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来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需要通过编写合适的教材、打造示范课程等措施完善教学建设,为“课程思政”的推进提供硬件保障;需要优化教学环境,完善相关激励机制、考核评估机制为“课程思政”提供机制保障。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来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
其他文献
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新闻媒体担负起宣传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诚实守信的重要职责,并对一些坑蒙拐骗行为进行曝光,为确立
目的探讨刮切电凝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及超声刀辅助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洼94例患者分为3组,刮切电凝组33例,传统手术组31例,超声刀辅助手术组30例,治疗完成后,
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美好家园刹那变成了废墟和瓦砾,数万宝贵的生命被恶魔无情地夺走,几百万兄弟姐妹无家可归。当回顾抗震救灾的时时刻刻,让我们泪眼婆娑、刻骨铭心的不仅仅是灾区人们的悲惨遭遇,还有全国无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万众一心救助灾区的感人经历。  面对这样一个危难时刻,怎能少了我们2000万纺织人呢?    行业义不容辞    社会中每
今年.我资助的一位小女孩美玉的一家人,将老家的土地、房屋出租后,来哈尔滨打工了。就住在香坊区的红卫村。说是村子,这里已没有可耕种的土地了,到处是作坊式的小工厂。孩子的爸妈
近日,中国纺织产业名市——福建长乐市举办隆重仪式,庆祝长乐华源纺织公司被授予"中国粘胶纱特色产品生产基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中国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