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急速增加,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能源消耗,能源需求出现严重缺口,同时,在消耗能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阻碍,在此前提下,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已经成为我国摆脱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利用SBM-VRS非期望产出模型对2004-201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环境效率测算,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固定资本存量”、“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环境效率投入指标,选择“实际GDP”作为期望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平均环境效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部省份的环境治理效率正在慢慢改善,逐步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此外,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我国各区域分别从不同省份和不同年份进行了跨期动态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环境治理效率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且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技术要素的结构配置都达不到标准状态,导致我国2004-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低下。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地区层面提出有区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对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制政策,希望能够给相关环保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