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两步法生产四甲基吡嗪的调控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TMP),又称川芎嗪,是吡嗪环碳原子上均连接甲基的含氮杂环化合物。TTMP作为天然香料,具有烘烤、花生、榛子和可可香气,可用于烘烤食品、冷饮、肉类、乳制品、饮料酒和卷烟等香精的调配;同时,TTMP是中药材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根茎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集聚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发酵法生产TTMP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且发酵体系中前体乙偶姻与氨反应生成TTMP的机制仍存在争议。目前,鲜有大规模TTMP发酵生产的工业化应用实例,其原因主要为TTMP产量较低、前体乙偶姻的有效转化率不高(<1%)、外源添加的乙偶姻存在产物抑制现象且乙偶姻和TTMP均对细胞具有毒性等。因此,开发具有优良特性的TTMP生产菌株、研究微生物利用葡萄糖代谢产生乙偶姻以及乙偶姻和氨反应生成TTMP的机制、并基于不同产生机制建立合适的TTMP生产工艺是提高微生物发酵生产TTMP的有效手段,为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本文以获得高产TTMP菌株为目标,首先建立了一种内源前体筛选策略,从酱香型高温大曲中获得一株高产TTMP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XZ1124;根据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发酵动力学分析,建立相应的发酵策略;对发酵体系中TTMP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索,并基于实验结果建立有效的微生物发酵偶联TTMP合成工艺;同时,利用发酵结束废弃的菌体作用生物催化剂,建立枯草杆菌多步转化葡萄糖生成乙偶姻的工艺及其偶联化学合成生产TTMP的工艺,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前体乙偶姻和TTMP分子结构的相关性,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风味化合物TTMP筛选的内源前体筛选策略;并应用该策略,从酱香型高温大曲中获得一株TTMP产生菌XZ1124,该菌株能利用葡萄糖代谢产生大量前体乙偶姻,从而有效促进了TTMP的合成;根据菌落、细胞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单因素优化,确定了最优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蔗糖100 g/l、豆饼粉40 g/l、酵母膏5 g/l、磷酸氢二铵30 g/l、初始pH 7.5、装液量50/250 ml、摇床转速200 rpm、培养温度37°C;在此条件下,B. subtilis XZ1124摇瓶培养120 h,TTMP产量达4.08 g/l,前体乙偶姻积累量在培养66 h时达到峰值(22.3 g/l),前体的有效利用率达23.7%,远高于文献报道值(1%)。(2)根据不同pH控制下发酵罐培养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适合于枯草杆菌TTMP发酵的两阶段pH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培养前期的发酵液为弱酸性,保证细胞的快速增殖和前体乙偶姻的大量积累,培养后期调节发酵液为中性,促进枯草杆菌转化乙偶姻生成TTMP(7.43 g/l);根据枯草杆菌在7.5 L发酵罐培养时不同搅拌转速下的动力学分析,结合发酵体系中前体乙偶姻和氨的化学反应特性,建立了多阶段搅拌转速偶联温度控制的发酵策略:0~12 h,控制培养温度37oC、搅拌转速为700 rpm,12~48 h,控制培养温度37oC、搅拌转速为500 rpm,48~120 h,控制培养温度55oC、搅拌转速为500 rpm,该发酵策略可有效促进前体乙偶姻的大量积累,发酵结束时TTMP的产量达7.12 g/l,比恒温(37oC)和恒定搅拌转速(500 rpm)培养时分别提高了38.5%和25.1%;根据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下的发酵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葡萄糖补加策略:初始葡萄糖浓度为80 g/l、培养36 h补加50 g/l葡萄糖,该补加策略有效提高了前体乙偶姻的积累量,发酵结束时前体乙偶姻的积累量达40.9 g/l,与对照发酵相比提高了96.6%;TTMP浓度达6.54 g/l,比对照发酵提高了28.2%。(3)考察了不同铵盐对枯草杆菌发酵产TTMP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铵(DAP)对TTMP合成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且NH4+和PO43-同时存在时该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培养基中初始DAP的浓度(或单独提高NH4+和PO43-浓度)可有效促进发酵体系中TTMP的生成,然而,高浓度的NH4+和PO43-离子不利于细胞的增殖、糖的消耗以及前体乙偶姻的积累;基于细胞增殖、前体乙偶姻积累和产物TTMP合成过程对DAP需求的差异,提出DAP补加策略,并应用于枯草杆菌摇瓶发酵和发酵罐培养过程,TTMP的最大生成速率分别提高了46.8%和76.8%,发酵结束时TTMP产量分别为9.10和7.34 g/l。(4)建立了酶促反应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为含有一定浓度乙偶姻和30 g/l磷酸氢二铵的溶液(pH 7.0),通过向该模型体系中加入胞内粗酶液和胞外粗酶液检测TTMP的变化;并进一步应用原位反应体系验证TTMP生成过程中的酶促催化反应,将枯草杆菌全细胞作为催化剂,考察了胞内酶和胞外酶对体系中乙偶姻和氨反应生成TTMP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体系中TTMP的合成过程不存在酶促催化反应;但枯草杆菌培养液中可能存在一种或多种小分子代谢物,该代谢物能够促进乙偶姻和氨化学反应合成TTMP。(5)考察了不同质子供体对乙偶姻和氨反应生成TTMP的影响,磷酸盐在pH 7.0时主要以磷酸二氢根和磷酸一氢根共轭对形式存在,能够提供足量的质子参与乙偶姻和氨反应生成Schiff碱的过程,促进了TTMP的合成;通过考察糖代谢途径中有机酸对枯草杆菌发酵体系中TTMP生成的影响,发现乳酸、丙酮酸、草酸、琥珀酸和柠檬酸均可促进发酵体系中TTMP的生成;进一步考察了乙偶姻和DAP浓度、pH、温度和搅拌条件以及供氧条件对枯草杆菌原位发酵体系中TTMP和YTTMP/HB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TTMP合成条件,将100 g/l乙偶姻和200 g/l DAP的原位发酵体系于90oC、200 rpm的水浴摇床中反应8 h后,TTMP的产量达45.1 g/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枯草杆菌发酵生产乙偶姻偶联TTMP化学合成的工艺:在前体乙偶姻的积累阶段,采用pH 5.5的胁迫环境促进枯草杆菌的快速增殖和前体乙偶姻的大量积累;培养120 h后,控制反应条件为TTMP合成最优条件,反应结束时TTMP的浓度达16.8 g/l,该结果验证了枯草杆菌发酵生产前体乙偶姻偶联TTMP化学合成工艺提高TTMP产量的有效性。(6)建立了枯草杆菌全细胞多步转化葡萄糖生成乙偶姻的工艺,确定了最适的转化条件:葡萄糖浓度140 g/l,细胞浓度100 g/l,以0.5 M的PBS缓冲(pH7.0)为反应介质,装液量为20/50 ml,纱布密封,于35°C、150 rpm摇床中反应96 h;在上述条件下,枯草杆菌转化体系中乙偶姻的产量达41.4 g/l,与枯草杆菌在最优发酵条件下的乙偶姻产量相当,但转化周期比发酵周期缩短了20%;同时,建立了枯草杆菌多步转化乙偶姻偶联TTMP化学合成工艺:在前体乙偶姻的积累阶段,枯草杆菌全细胞可以转化140 g/l葡萄糖生成41.4 g/l前体乙偶姻;然后,控制反应条件为TTMP合成最优条件,反应结束时TTMP的浓度达16.5 g/l,该结果验证了枯草杆菌多步转化乙偶姻偶联TTMP化学合成工艺提高TTMP产量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首先,针对双排抗滑桩的工程特点,并考虑滑坡体影响范围与桩间距的影响,建立了双排桩与边坡的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滑动面上下岩(土)体工程性质的差异将双排桩分为不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不仅是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是世界范围内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自主学
上海汽轮机厂最新开发的新一代超超临界660MW汽轮机,采用一系列独特的技术和结构,不仅使机组效率高、可靠性高,而且该机型还同时满足湿冷、空冷及抽汽供热的要求。介绍了其设
潍坊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地级市,其流动人口犯罪不仅仅具有全国其他省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共性,更具有其自身特点。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成果,结合对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的对比论证,运
介绍了针对128×128元双色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而设计的一种探测成像系统。该探测成像系统包括探测器适配、视频模拟信号调理、模数转换、非均匀校正以及数字图像输出模块
产品创新设计的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乃至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地位的首要因素。利用产品创新技术和方法可以优化生产技术、整合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改进装备
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大量药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利益和风险并存,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导致药品不良反
乡镇政权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乡镇政权改革的经验和不足,可以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体进程中的一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结算审核中所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其对整个工程建设进度和整体经济效益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