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和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当前的建设中,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企业和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此背景下,本论文是对政府和科技中介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中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论文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内涵,明确了产学研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构建了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了体系中各类主体的功能和作用。
接着,从理论上分别分析了政府和科技中介参与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讨论了政府和科技中介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
具体来说,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产学研合作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的方向;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设立管理协调结构,化解合作中的各种矛盾;完善监督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保驾护航等等几个方面,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从经济角度看,科技中介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协调整合市场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从社会服务角度看,科技中介机构功能的发挥,可以优化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中间转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等等。
之后,论文选择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几个国家,分析了这些国家中政府和科技中介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一些优秀举措,总结了他们的经验。
最后,论文利用江苏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和中介的作用,剖析了我国政府和科技中介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中作用发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