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导致城市空间日趋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加,全国大部分地区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为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选题、收集资料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与城市空间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以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支撑,借助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专题的研究,结合1996-2005年昆明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在国内外相关技术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土地利用扩展程度指数对昆明市主城区的建设用地结构与空间扩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构建了双因素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昆明市主城区2015年、2020年建设用地需求规模进行了预测,同时运用GIS技术与理论、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等理论对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潜力和空间扩展方向及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昆明市主城区的建设用地结构已逐渐向多样性和均衡化方向发展,其中盘龙区、官渡区建设用地结构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且均衡化程度较高;五华区和西山区建设用地结构正向多样性和均衡化方向发展,均衡度有待提高。研究说明昆明市主城区1996-2005年建设用地以居民点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扩展为主,建设用地扩展逐渐由某一类或某几类为主转变为各地类均衡发展的态势。未来主城区发展空间受到地形、地貌等条件限制,可发展空间较小,逐步在主城周边发展卫星城市,通过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 Bus Rapid Transit)连接主城与各卫星城镇,形成快速、便捷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研究结果与昆明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