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应用磁共振灌注技术结合“ACZ负荷试验”评估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储备功能,并与实验病理结果对照,探讨脑血管储备功能影像学表达的组织学基础,评价PWI和“ACZ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意义。 材料与方法:WKY大鼠12w、SHR12w及SHR 20w各10只。血气分析法跟踪监测大鼠灌胃法口服乙酰唑胺后动脉血中PCO2变化,明确其峰值;ACZ作用前后行大鼠脑轴位常规MRI及PWI扫描;选择大鼠双侧额叶脑髓质ROI,测量ACZ前后rCBV、rCBF及MTT,计算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光镜下观察大鼠脑小动脉管壁、小血管数目及微循环内毛细血管情况。 结果: 1、大鼠口服ACZ后2.5h,动脉血中PCO2分压达峰值; 2、静息状态及ACZ负荷状态下,三组大鼠双侧额叶脑髓质ROI区rCBV、rCBF、MTT及(rCBV1-rCBV2)/rCBV1、(rCBF2-rCBF1)/rCBF1、(MTT2-MTT1)/MTT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ACZ作用前,WKY与SHR12w,SHR12w与SHR20w组rCBV、rCBF有统计学差异(P<0.05);WKY与SHR20w组MTT有统计学差异(P<0.05); 4、ACZ作用后,WKY与SHR20w,SHR12w与SHR20w组rCBV有统计学差异(P<0.05);WKY、SHR12w、SHR20w组两两比较rCBF、MT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rCBF值递减、MTT值递增。 5、WKY、SHR12w、SHR20w组大鼠额叶脑髓质ROI区(rCBF2-rCBF1)/rCBF1、(rCBV1-rCBV2)/rCBV1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其均数依次递减;(MTT2-MTT1)/MTT1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其均数值依次递增; 6、SHR12w组小动脉壁及小血管数目改变不显著,微循环毛细血管数目增多;SHR20w组大鼠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管壁重塑,微循环毛细血管网及小血管数目改变不显著。 结论: 1、大鼠动脉血中PCO2达峰时间为口服ACZ后2.5小时,选择峰值时间点进行ACZ负荷状态下灌注扫描,可使血管负荷改变最大化; 2、PWI法结合“ACZ”负荷试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血管床的病理改变,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