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平台经济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并改变了市场生态。Web 2.0(即用户可以生成内容)环境下,在线交互平台迅速体验了用户价值共创的巨大利益,然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为此,本文基于Web 2.0对平台用户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的持续挖掘,探讨并界定平台“价值共振”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平台价值维度,解析和探索交互匹配机理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而为保持和提升平台用户粘性、实现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决策支持。为了有助于深入探讨,本文研究聚焦于单边平台(即平台提供服务产品)。本文首先通过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的分析,解析了实现平台价值共振的五大维度,通过融合点要素集合分析对“价值共振”作了进一步概念界定。“价值共振”的关键是价值认同,平台应基于用户的价值视角进行服务设计,本文通过构建PLS-SEM(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模型,揭示了个性化价值是平台价值不可或缺的关键维度。针对平台价值的四个维度,基于模糊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构建了动态匹配质量屋,以支持不同服务生命周期下的用户价值需求与平台服务设计之间的动态匹配,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平台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有助于挖掘用户潜在需求,采用双聚类算法(Biclustering)区别用户的不同主题偏好的聚类分组,结合用户粘性的相关指标实现信息可视化,借助交互式可视化聚类方法为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提供更直观的决策支持。最后,从平台用户共生理念出发,基于人工智能(AI)和PDCA循环的思想,构建了基于AI支持的动态智能闭环QFD,预测重点用户的未来需求,以支持交互平台不断增强和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持续提升用户粘性。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价值共创及Web 2.0环境下在线交互平台的研究,推动了服务主导逻辑向在线学习领域的深化,将抽象的价值共创理论进行具体解析。主要的研究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知识图谱法Cite Space揭示了价值共创理论的关键词和不同维度的研究视角,进行了“价值共振”概念界定。(2)基于用户体验和感知价值提出了平台的用户感知价值维度,在通识价值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包含功能价值,社交价值,情感价值和个性化价值的平台价值这一高阶价值,进而结合人机交互思想从用户参与→用户体验→平台价值→用户粘性的逻辑路径,通过动态模糊QFD解析用户现实需求与平台设计的动态匹配机理,以支持平台提增用户粘性和可持续性。(3)基于在线用户的客观购买数据和点击数据,利用双聚类方法区别用户的不同主题偏好的聚类分组,结合用户粘性的相关指标实现信息可视化,这种交互式可视化聚类给出了对不同聚类的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方法,并提供了用户粘性的数据可视化决策支持,交互式可视化聚类的方法有助于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4)基于PDCA循环,结合在线用户客观行为数据,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动态智能闭环QFD,为提高平台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预测重点用户未来需求提供了研究方法,单边平台独特的共生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有利于平台无限趋近“价值共振”。本文聚焦于单边平台的研究,未能对双边平台的“价值共创”和“价值共振”等问题进行展开。虽然本文研究有助于对双边平台研究的拓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