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问题”是值得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它的整体性、活动性、层次性、适应性特征,有别于以往课堂提问的陋习,避免课堂中“碎问碎答”,能够有效优化教学过程,聚焦重难点开展言语实践和深度学习,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本论文以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小学高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阐释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内涵、特征。针对教学实践中“主问题”设计目标泛化、难易不当、结构杂乱等弊端,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内涵,强化教师个性化体悟,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优化“以学定教”,构建对学习效果的反思,提高“主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效率。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教学目标、课后习题、课题题眼、儿童视角、教师读书感受等方面出发,明确设计“主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主问题设计的策略、模式、教师所持的态度,从教学层面进行研究,从自身实践层面进行反思,从学生习作进行分析,来指导主问题设计和实践操作,期望为一线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起到指导作用。本论文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阐释了主问题的内涵、特征等基本概念。“主问题”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中针对阅读文本创设理解、讨论、思考的语文实践机会,具有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的问题或提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度,语言实践的有效度。第一章从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学情出发,分析高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第二章从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第三章从深入理解文本,全面关注学情,优化主问题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主问题设计的建议。并从教学实践层面反思,综合教师阅读教学的感受,学生作业的反馈等方面,提出了九条主问题设计的策略。第四章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三个实践层面,阐释“主问题”的有效运用,力图构建有利于学的课堂,提高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效率。“主问题”设计是一种全局意识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高段阅读教学、分析课堂教学的一个抓手。有效运用这一抓手,科学观察、认真反思并指导自己的课堂阅读教学,从而充分展现“主问题”设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