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金融市场正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保险业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14年4月末,全国保险行业总资产达到8.9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2万亿元,成为国内市场十分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近年来,中国保险资金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规模占比一直持续达到80%以上,固定收益产品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利差损益、流动性等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保险资金固定收益投资中的问题与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介绍中国保险资金投资的特性与资金运用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保险资金固定收益投资这个细分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的风险。作者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固定收益资产集中持有而导致的利率风险、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而导致的再投资风险、新增保费增速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尚未实现高效管理的信用风险、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风险。随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国内资本市场客观条件限制、保险机构运作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内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的外部条件有直接关系,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公司管理体制不够市场化、运营机制长期没有理顺造成的。此外,作者详细介绍了目前中国其他类型资产管理机构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可供保险机构借鉴之处。 最后,本文试图针对当前中国保险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固定收益组织架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多条应对策略,如设立合理的投资目标、完善业绩评价与考核机制、完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建立信用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等。作者指出,在目前“大金融,泛资管”的金融变革背景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本身定位也正从保险集团内部的投资管理人过渡到全面应对资产管理市场化竞争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而传统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也必将以更为专业、成熟的面貌来应对来自市场竞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