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期采集渭河水样,从总磷(TP),颗粒附着态磷(PP),总溶解态磷(TDP),可反应性无机磷(M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等形态进行研究,查明了渭河水体从04 年3 月到05 年3 月磷素富营养化动态特征,分析了共计11 次渭河水样不同形态的磷素水平及其在总磷中的比例,pH,以及颗粒物含量(PM);同时,分析了渭河底质释磷潜力以及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了不同pH 条件下渭河底质磷释放量。运用“突变点”方法(用0.01 mol·L-1 CaCl2 或H2O 浸提的磷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关系作为土壤磷素淋溶的指标)、和饱和度(PSD)方法对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农作一站塿土和渭河北岸的土壤磷淋溶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磷素淋溶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1.渭河水体TP 浓度在0.18~1.47mg P kg-1,平均0.63 mg P kg-1;渭河水体TP 已经开始富集了。在TP 中,PP 和DOP 占TP 的百分数明显比MRP 占TP 的分值高。渭河水体的PP 含量在0.056~1.28 mg kg-1 之间,平均0.37 mg kg-1,占TP 的10.92%~87.34%;DOP 含量在0.033~0.33 mg kg-1之间,平均0.15 mg kg-1,占TP 的2.25%~62.64%;MRP含量在0.017~0.39 mg kg-1之间,平均0.12 mg kg-1,占总磷的3.17%~60.75%。2. 分别用3 个指标预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场的塿土中磷素淋溶的趋势。I. 全磷。当土壤全磷含量超过1.92 g·kg-1 时,磷素很可能向下淋溶;II. 磷吸持饱和度。磷吸持饱和度是评估土壤固磷能力的一个有效参数,该塿土的磷吸持饱和度变化范围较大,在9.7%~41.46%之间。按照荷兰将PSD25%作为土壤磷素淋溶的敏感指标,则只有无肥和化肥处理的PSD 小于25%,其它不同处理的土壤均有可能发生磷素淋溶的现象。III. 突变点。当该地区土壤Olsen-P 的含量为23mg·kg-1 时,CaCl2-P 的含量突然增大,即出现“突变点”。这一结果表明,当土壤中Olsen-P 的含量小于23 mg·kg-1 时,土壤中的磷素不淋溶或很少发生淋溶;而当土壤中Olsen-P 的含量大于23 mg·kg-1 时,土壤中的磷素就有发生淋溶的趋势。3. 渭河底质pH1 时,磷的释放量最大,在462.26~647.30 mg·kg-1 之间变化,平均值为566.79 mg·kg-1。而pH=6 时,磷的释放量为4.10~5.59 mg·kg-1,其平均值为5.08 mg·kg-1。随着底质环境pH 的升高,磷的释放量明显下降,越接近中性,磷的释放量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