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水体富营养化与土壤磷素淋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期采集渭河水样,从总磷(TP),颗粒附着态磷(PP),总溶解态磷(TDP),可反应性无机磷(M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等形态进行研究,查明了渭河水体从04 年3 月到05 年3 月磷素富营养化动态特征,分析了共计11 次渭河水样不同形态的磷素水平及其在总磷中的比例,pH,以及颗粒物含量(PM);同时,分析了渭河底质释磷潜力以及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了不同pH 条件下渭河底质磷释放量。运用“突变点”方法(用0.01 mol·L-1 CaCl2 或H2O 浸提的磷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关系作为土壤磷素淋溶的指标)、和饱和度(PSD)方法对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农作一站塿土和渭河北岸的土壤磷淋溶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磷素淋溶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1.渭河水体TP 浓度在0.18~1.47mg P kg-1,平均0.63 mg P kg-1;渭河水体TP 已经开始富集了。在TP 中,PP 和DOP 占TP 的百分数明显比MRP 占TP 的分值高。渭河水体的PP 含量在0.056~1.28 mg kg-1 之间,平均0.37 mg kg-1,占TP 的10.92%~87.34%;DOP 含量在0.033~0.33 mg kg-1之间,平均0.15 mg kg-1,占TP 的2.25%~62.64%;MRP含量在0.017~0.39 mg kg-1之间,平均0.12 mg kg-1,占总磷的3.17%~60.75%。2. 分别用3 个指标预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场的塿土中磷素淋溶的趋势。I. 全磷。当土壤全磷含量超过1.92 g·kg-1 时,磷素很可能向下淋溶;II. 磷吸持饱和度。磷吸持饱和度是评估土壤固磷能力的一个有效参数,该塿土的磷吸持饱和度变化范围较大,在9.7%~41.46%之间。按照荷兰将PSD25%作为土壤磷素淋溶的敏感指标,则只有无肥和化肥处理的PSD 小于25%,其它不同处理的土壤均有可能发生磷素淋溶的现象。III. 突变点。当该地区土壤Olsen-P 的含量为23mg·kg-1 时,CaCl2-P 的含量突然增大,即出现“突变点”。这一结果表明,当土壤中Olsen-P 的含量小于23 mg·kg-1 时,土壤中的磷素不淋溶或很少发生淋溶;而当土壤中Olsen-P 的含量大于23 mg·kg-1 时,土壤中的磷素就有发生淋溶的趋势。3. 渭河底质pH1 时,磷的释放量最大,在462.26~647.30 mg·kg-1 之间变化,平均值为566.79 mg·kg-1。而pH=6 时,磷的释放量为4.10~5.59 mg·kg-1,其平均值为5.08 mg·kg-1。随着底质环境pH 的升高,磷的释放量明显下降,越接近中性,磷的释放量就越小。
其他文献
阐述了军用软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及在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军用软件的研制过程,重点从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需求牵引、实施标准控制、组织联合评审、加强软件评
目的: 应用经直肠超声(TRUS)观察光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后前列腺的超声表现,研究TRUS评价光子治疗BPH疗效的价值,确定并完善BPH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方
以重庆地区隧道工程建设为背景,研究了重庆—北碚附近地区区域岩溶发育规律,指导了桐子林隧道和龙凤隧道地质预报。在地质预报实践中,研究和应用HSP声波法进行岩溶地质预报,
目的观察金水宝加熟大黄口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7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却越来越大,如何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难题。而缩小经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X线及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征。结果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发病部位以长骨干骺端及长骨干多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高校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播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校园电视节目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那么如何使校园节目能在诸多接收信息的方式中立足,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顽固性呃逆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与对照组耳穴治
中国水彩画是随着近代的“西学东渐”从西方引入中国的。今天,它已成为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艺术创造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就中国水彩静物画的语
公民新闻与社会化媒体的融合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正在滋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暴力便是其中之一。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新闻对网络暴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