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语言变异。中国语言学者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社会以及不同的社会团体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应,国外原版书籍的翻译尤为重要。为了能让更多社会语言学研究者及爱好者了解国外此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成果,笔者认为,对社会语言学专著进行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必要性和实用性。目前,我国市面上虽然有很多关于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书籍,但大多都是国内权威人士关于其理论研究的著作。然而,一些国外的原版社会语言学专著却鲜有中文译本,因而急需中文译本。社会语言学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所以,对此类文本进行准确系统的翻译,不但可以把国外理论和研究成果准确传递给中国读者,为国内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及教学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还可以增进读者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不同社会文化传播以及中西语言学学术交流,此外,该文本的翻译研究对今后相关文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笔者结合诺德的功能主义目的论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一书的第一、二章进行英译汉后,完成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以及该文本的语言学类书籍特性,可确定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此类文本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为此,译者采用等效翻译的方法,在功能主义目的论理论框架下,翻译过程中以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为指导,强调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如实地传递原文的信息。在本项目翻译前,笔者对该项目做了充分的译前准备,对文本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还利用互联网,如从CNKI学术知网库中查找有关社会语言学书籍翻译的资料,解决翻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总结出此类书籍的翻译技巧。在报告中,笔者首先确定该社会语言学文本的文本类型,对该文本的文体风格,词汇特点和句式特点做了充分的解析,为日后该文本翻译做好铺垫。翻译过程遵循忠诚的原则,在译文与源文语义对等的基础上保证译文语言准确规范、通俗易懂,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最后,笔者针对社会语言学文本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社会语言学文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及从事语言学类文本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本翻译成果对今后相关文本的翻译实践和语言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本项目作为英文原版的中译本,可以为语言学领域学术交流及外语教学提供参考。此外,该译本还适合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士当做学习指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