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d_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民航业“第五航权”的逐渐开放,中国在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方面又迈进了新的一步。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各国,很多自然垄断的行业都处于政府的管制之下,当时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对这些产业进行价格和市场进入管制将会改进社会福利并且提高经济效率,民航业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性,因此,在这一阶段,世界各国政府对航空运输业实行严格管制的政策。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指出严格管制导致了民航市场的扭曲,另外,可竞争理论的提出也逐渐改变了人们对民航业性质的看法。因此,美国率先改变严格管制的政策,在市场进入与退出、价格制定、航线资源分配等方面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管理。美国的做法,后来纷纷被其它国家仿效。中国民航业放松管制的浪潮则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30多年来,中国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与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相关的文献,对比了国内外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的具体措施,同时引用中国民航运输业1994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民航业近10年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探究中国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国外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中国民航业管制政策改革的继续推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钢铁行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支柱,铁矿石作为钢铁生产非常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钢铁企业非常关键的环节。中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产业
尽管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三,但是居民消费率却不断下降,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居民消费率过低也导致了我国最终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在
目前,海外工程EPC总承包日趋成为主要的项目承包模式。以商务集成为优势,专业技术为劣势的我国外贸企业经过转型升级,在“走出去”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涉足海外工程总承包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技术进步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力量,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更为突出。占我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能否健康、稳定成长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