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成区扩张与驱动力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指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已成为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发展道路上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建设空间的向外扩张。建成区作为关于城市空间扩张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快速、准确的掌握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近年来在对建成区的研究中广泛的使用了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  因此本文制定了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建成区,进而分析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的研究路线。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嘉兴市南湖区和秀洲区,数据来源为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研究时间为1993年至2013年,利用了基于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的时空分析和基于数理统计的驱动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国内外对于建成区的定义和划定方式,制定了先对建筑物分类再进行形态修正的建成区提取流程。首先从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和边缘密度四个方面对建筑物的分类规则进行了表达,再对建成区形态的修正规则进行了描述,并利用以上规则,完成了对嘉兴市2013年建成区的提取工作。  (2)对嘉兴市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五个年份的建成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对各时间段内建成区的扩张特征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从方向、距离和合理性三个方面对建成区的扩张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嘉兴市的建成区规模保持增长状态,扩张速度经历了先增加再减少的过程,建成区的扩张模式是由内向外的,建成区扩张速度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两者适应性较差等结论。  (3)结合嘉兴市的城市特点和已有的统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果分析筛选出了与嘉兴市建成区扩张关系紧密的若干个驱动因子,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得到了主成分因子与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关系函数,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增长这三个建成区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嘉兴市“十三五”期间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贫富差距日趋悬殊,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高度评价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资源开发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振兴国家经济的重大举措。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在我国已形成多行业的海洋经济体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信息、人力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和配置速度加快,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越发密切。在此背景下,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角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人居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本研究旨在为吉兰泰盐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与全球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吉兰泰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的东部,处于中国季风带西部边缘区与中国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