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的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har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卒中在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病因中高居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基本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部突出”的趋势,而东北地区的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回归社会都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配偶是脑卒中患者首要的照顾资源,且承受较大的生理、心理、经济及社会压力。二元压力指伴侣双方共同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二元应对是指伴侣双方面对二元压力事件时的共同反应与策略。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夫妇的二元应对现状进行探索、确定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适合中国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干预措施,重点对伴侣之间的交流、支持、共同应对进行干预,以提升伴侣间对于配偶罹患脑卒中后尤其是发生抑郁对生活带来的压力的积极应对,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着必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1.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市脑卒中患者与配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2.制定适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干预措施并实施,验证其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干预效果。方法1.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二元应对量表(Dyadic Coping Inventory-DCI)对就诊于齐齐哈尔市三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016对脑卒中患者与配偶进行问卷调查。2.制定二元应对干预方案,将符合干预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应用二元应对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式干预。3.应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应用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对二元应对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连续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脑卒中患者二元应对量表总分(123.91±22.69)分,配偶(123.90±22.44)分,高于二元应对平均值(P<0.001)。收入、肢体功能障碍、抑郁是脑卒中患者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配偶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配偶抑郁、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婚史和婚龄(P<0.05)。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05.62±16.71)分,配偶(106.46±16.24)分,低于二元应对平均值(P<0.001)。两者二元应对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患者合并症数量、婚史。除此以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肢体功能障碍,配偶的二元应对影响因素还包括文化程度、罹患慢性病数量、婚龄(P<0.05)。2.干预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在干预后和随访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PHQ-9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与配偶干预后二元应对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和随访时(P<0.001)。对照组患者与配偶组内二元应对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随访时PHQ-9均显著低于干预后和干预前(P<0.001)。结论1.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正常,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量表得分低于平均值,都受到婚姻状况和身体状况的影响。2.二元应对的心理干预形式可以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和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
其他文献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其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构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已有研究表明,在AD患者脑内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蛋白活性的升高与该两大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而降低GSK-3β活性,则可减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且社会功能损害大、自杀率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其治疗仍是精神科难点,虽然目前药物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其药物治疗的具体选择较为复杂。调查发现,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有所增加,但是不合理用药仍然存在。本院作为新成立不久的市级精神卫生机构,其用药的合理性更需多
背景近年来,ASD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并不断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等与ASD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关于ASD的发病机制尚未取得实质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表明,ASD并非某单一因素作用导致,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联合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本次研究目的为调查母亲在孕期及围产期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与ASD发病
背景冠心病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在全部心血管病患者中,约一半死于冠心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健康。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而冠心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冠心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和治疗效果中产生重要影响,多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的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也反过来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加重心力衰竭,影响治疗效果。目的本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因不明,易复发,致残率高等。代谢综合征也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因复杂,起病潜隐,难治愈等。双相情感障碍与代谢综合征共病使临床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高。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现象虽然一直备受精神医学领域的关注,但是代谢综合征在精神分裂症中研究较多,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双相情感障
背景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特征的一种病程迁延性精神疾病。患者明知这些观念或行为没有现实意义,是多余的,并且常常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却无法控制,因而感到十分苦恼。世界范围内报告的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0%,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2.4%。强迫症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它是和神经生化、遗传、人格缺陷、精神应激以及其他社会心理
背景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有多种病程演变,是一种终生反复发作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和生存质量降低,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少明确的客观诊断指标。随着研究者对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联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微生物-肠-脑轴越来越被认可。目前,基于微生物-肠-脑轴途径探究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多是横断面研究,且多集中在双相障碍抑郁相,对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1.对比双相
背景卒中后抑郁(PSD)指发生在卒中后以情绪低落、精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综合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通过增强或抑制大脑皮质兴奋性发挥作用的神经调控技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凭借非侵入、易操作和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为研究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新方法。前额叶-边缘系统是脑内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路,参与情绪处理的过程。三重脑网络模型包括默认模式网络(DMN)、执行控制网络(ECN
背景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情绪障碍。PSD的生理病理机制复杂,其中神经免疫炎症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F-E2-related factor 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因此,调控Nrf2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常见的慢性重型精神疾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群,主要包括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社交退缩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脑白质发育轨迹的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onset schizophrenia,CAOS)是指于18岁之前发病的患者。与成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