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布朗忍冬的扦插繁殖及水分适应性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建筑物高度密集、人口稠密,导致城市绿化的面积相对较小,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可迅速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布朗忍冬Lonicera brownii是一种优良的藤本绿化植物,在北京地区已经引种成功,极具市场推广价值。如何降低其繁殖成本和缩短繁殖周期,了解其对北京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响应状况,从而使布朗忍冬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更好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濒危及野生植物迁地保育的基础生物学创新研究组实验室完成,是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项目“藤本植物环境绿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一部分。课题的重点是对布朗忍冬进行扦插繁殖技术和水分适应性研究,旨在为布朗忍冬的规模化繁殖和栽培适用范围提供理论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布朗忍冬在夏秋两季都可进行扦插。秋季扦插,使用低浓度的IBA(低于250ppm)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不明显,使用IBA浓度高于250ppm时则抑制生根,建议秋季扦插可不使用激素处理;夏季扦插时,本试验中,使用低浓度(100ppm)的IBA处理能显著提高插条的生根率。2.IBA处理不仅能缩短插条的生根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插条节和节间处的生根数量,这可能有助于扦插后移栽成活。3.秋季扦插,不使用IBA,扦插基质对布朗忍冬插条的生根情况没有明显影响;而使用IBA处理后,1/2沙+1/2蛭石的基质生根情况最好。4.布朗忍冬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生长速率、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等与供水量呈明显正相关,而膜相对透性、MDA含量、SOD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等与供水量呈负相关,反映了其在一定的水分范围内能够有效地调节生长和生理状况,从而适应北京地区不同的水分条件。
其他文献
摘 要: 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的简称。EPD教育项目的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将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从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陈旧和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学习期间,人们需要的是“终身学习”。因此,当今的教学方法不能只停留在“教什么”、“如何教”等方面,而应该重视“如何学”、“如何学之有方”的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渗透人文主义教育,这是需要每一个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深思的问题。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对人文教育把握不当,就可能给学生带来某种情感方面的缺失。因此,我们在开展人文教育的同时,还应该践行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了解学情,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感需求,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渗透人文素养素材,注重生物教学过程  在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摘 要: 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进行情景建构进行了相关探索,力图找出一条运用之法。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初中化学教学 运用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要求,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