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建筑物高度密集、人口稠密,导致城市绿化的面积相对较小,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可迅速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布朗忍冬Lonicera brownii是一种优良的藤本绿化植物,在北京地区已经引种成功,极具市场推广价值。如何降低其繁殖成本和缩短繁殖周期,了解其对北京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响应状况,从而使布朗忍冬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更好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濒危及野生植物迁地保育的基础生物学创新研究组实验室完成,是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项目“藤本植物环境绿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一部分。课题的重点是对布朗忍冬进行扦插繁殖技术和水分适应性研究,旨在为布朗忍冬的规模化繁殖和栽培适用范围提供理论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布朗忍冬在夏秋两季都可进行扦插。秋季扦插,使用低浓度的IBA(低于250ppm)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不明显,使用IBA浓度高于250ppm时则抑制生根,建议秋季扦插可不使用激素处理;夏季扦插时,本试验中,使用低浓度(100ppm)的IBA处理能显著提高插条的生根率。2.IBA处理不仅能缩短插条的生根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插条节和节间处的生根数量,这可能有助于扦插后移栽成活。3.秋季扦插,不使用IBA,扦插基质对布朗忍冬插条的生根情况没有明显影响;而使用IBA处理后,1/2沙+1/2蛭石的基质生根情况最好。4.布朗忍冬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生长速率、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等与供水量呈明显正相关,而膜相对透性、MDA含量、SOD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等与供水量呈负相关,反映了其在一定的水分范围内能够有效地调节生长和生理状况,从而适应北京地区不同的水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