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补肾活血法拟方制得的痛痹颗粒是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科的经验方,临床上该方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并取得良效。为了进一步证实痛痹颗粒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观察痛痹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醋酸和热刺激测定痛域值和镇痛强度;采用二甲苯和醋酸致炎,测定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显示:痛痹颗粒24g/kg,48g/kg能够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其三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接触热板所引起疼痛的痛阈值;痛痹颗粒24g/kg能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三个剂量组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说明痛痹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痛痹颗粒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制备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连续给药7天后,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Adr)及冰水浸泡的方法复制模型,观察药物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痛痹颗粒7.25g/kg,14.5g/kg,29g/kg给药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粘度值和血浆粘度值,29g/kg给药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红细胞刚性指数,7.25g/kg和14.5g/kg两个剂量组则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说明痛痹颗粒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观察痛痹颗粒对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采用16周龄SD老龄大鼠,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痛痹颗粒45d,末次给药取血离心,检测血清中SOD、MDA含量,并取胸腺、脾、肾上腺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老龄组大鼠SOD明显降低,而MDA升高,痛痹颗粒经连续给药三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强老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对脏器系数未见有明显影响。说明一定剂量的痛痹颗粒可明显减少过氧化脂质过程,具有改善异常氧自由基代谢的作用。 第四部分主要观察痛痹颗粒对软骨细胞增殖、凋亡以及NO分泌和iNOS表达的影响。制备痛痹颗粒及其拆方的含药血清,配制成5%、10%、20%三个浓度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中,观察软骨细胞增殖反应。将10%浓度的含药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中,观察软骨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变化。采用SNP诱导软骨细胞凋亡模型,观察含药血清对NO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不同血清浓度下痛痹颗粒及其拆方均有促进体外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痛痹颗粒及其拆方组软骨细胞分泌的NO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时除活血化瘀组外,其余各含药血清组比较均可抑制软骨细胞iNOS活性的表达;对硝普钠(SNP)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模型,加入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