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知觉中注意偏向的不一致性效应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j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场景中包含大量的信息,而人类在某一时刻能够取样并加工的信息非常有限。尽管有如此多的信息,人们还是可以通过视觉系统和认知系统在场景复杂的信息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以实现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人们在理解场景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列出场景中客体和背景的简单清单,它还包含了对场景中所有实体间关系的具体表征。研究场景加工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利用场景——客体间的一致性关系,研究人们是如何对此种场景及场景中的客体进行加工的。场景——客体间的一致性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语义一致性关系和句法一致性关系。语义一致性是指客体出现在特定场景中的可能性即客体意义与场景意义的匹配性;句法一致性是指客体出现在场景中是否符合物理学定律即客体与场景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合适性。之前研究多集中于语义关系的研究,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实环境中客体的语义一致性关系和句法一致性关系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二者的加工激活不同的电生理反应以及应用不同的脑区,所以在研究中只侧重其中一个是有明显不足的。本研究将场景——客体间语义一致性和句法一致性关系相结合,在设置好场景中客体显著性的情况下在短暂呈现的场景图片期间实时记录被试眼动,可以更加生态化的探查场景一致性效应差异对场景加工中注意偏向产生的时空变化;通过设置有、无场景提示两种实验条件,考察在自上而下为主的加工方式中和自下而上为主的加工方式中,场景语义关系加工和句法关系加工对注意偏向产生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如下:1.场景加工中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加工优势,对不一致性客体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不一致性客体上获得更多的注视次数更多、更长的注视时间、更短的注视潜伏期和更长的眼跳时间,在整体上占据更多的注视比例和注视时间;2.场景加工中语义关系和句法关系都会对场景加工中的注意分配产生影响,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关系;3.有、无场景提示条件下对场景加工中不一致性优势的眼动变化总体趋势相似,最大的差异体现在首次注视潜伏期上和兴趣区内平均眼跳时间上,说明自上而下为主和自下而上为主的加工方式会影响场景加工中的注意偏向。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信息网络化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网络阅读也逐渐以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走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它的方便快捷、资源丰富性、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iPad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媒介,自2010年1月27日问世以来,就迅速地得到了儿童们的青睐。调查显示,上海地区四所幼儿园中的儿童平均拥有iPad的比例高达72.69%。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研究、问题导向等方法,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探究了制冷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并对物理学知识的学习及运用,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