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纳米线不仅具有普通一维纳米材料的特性,还拥有优异的磁性能,成为当前纳米材料中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和前沿。目前对磁性纳米线的研究工作,以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各种特性的表征居多,而磁性纳米线在免疫传感器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工作还鲜见报道。本论文首次将磁性纳米线引入到免疫检测传感器中,提出了一种免疫检测的新方法,即磁性纳米线作为生物载体的技术。这不仅对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新的尝试,而且为生物活性体提供了新的固载技术,为免疫传感器的优化和发展开拓了更开阔的空间。以自行成功研制出的磁性纳米线/壳聚糖/α-HCG抗体生物探针为基础,组装了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了HCG抗原的快速免疫层析测试;并创新性地首次搭建了基于磁性纳米线的小型免疫传感检测系统,利用此系统对不同浓度的磁性纳米线进行定量检测。为免疫传感器检测的集成化和微型化,以及生物样品在线分析和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探索途径。利用两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对其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制备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纳米孔道分布均匀,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模板表面,呈高度有序的正六边形排列。纳米孔平均直径:50 nm,纳米孔密度:10~6个/mm~2,纳米孔长度:大约10μm。以经过阶梯降压法修饰后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基础,通过交流电化学沉积的方式制备Fe、Ni纳米线阵列,并对其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线直径大约50 nm,长度大约750 nm;对纳米线的磁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线阵列的易磁化方向具有明显的单轴各向异性,其主导因素是纳米线的形状各向异性。以壳聚糖包被Fe纳米线,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对壳聚糖表面进行醛基化,制备磁性纳米线/壳聚糖复合体,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在不同缓冲液pH值和不同BSA初始浓度的情况下,对BSA进行了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SA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缓冲液pH值为5.0时,即BSA的等电点时,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其值为148.4 m/g。以壳聚糖包被Fe纳米线,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对壳聚糖表面进行醛基化,实现与α-HCG抗体的交联,制备磁性纳米线/壳聚糖/α-HCG抗体生物探针。以此生物探针为基础,与β-HCG、IgG多抗一起,组装HCG磁性纳米线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分别对不同浓度的HCG抗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检测灵敏度为10 mIU/mL。与市场上销售的胶体金早孕试纸条的灵敏度25 mIU/mL相比,本实验制备的试纸条可以将早孕检测时间提前2~3天。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响应迅速的磁性免疫检测的具体方案。通过对系统感应线圈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制了磁性纳米线免疫传感器检测系统,并对不同浓度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可达0.2 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