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 304不锈钢纳米结构表层制备及其耐点蚀行为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纳米化技术旨在通过制备纳米结构表层,大幅度提升材料表面的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并优化材料的表面活性以及化学热处理性能。迄今,科学家开发了多种表面纳米化技术,其中塑性变形法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表层和基体间不存在结构和成分的突变等特点成为研究热点,但是,表面塑性变形往往会降低表面质量,比如,导致表面粗糙度升高、出现微裂纹等,对实际服役不利,也因此影响对纳米结构表层性能的正确评价。因此,本研究以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表面超声滚压技术(USRT)和管件内表面机械碾磨技术(PISG)制备高质量纳米结构表层,详细表征其微观结构演化机制,并研究在0.6 mol/L NaCl溶液中的耐点蚀性能,揭示晶粒细化对耐点蚀性能的影响机理。获得结果如下:1)USRT在AISI 304不锈钢中获得高表面质量纳米结构表层。4道次振幅8μm USRT产生了600μm深的硬化层,表层晶粒被细化至42 nm,硬度由190 HV被提升至450 HV。表面粗糙度由1.9μm降低至0.3μm(Ra)。2)揭示了USRT处理表面质量提升的表面轮廓粗糙峰压平机理和AISI 304不锈钢在USRT过程中晶粒细化的一般过程:i)位错滑移形成平面位错列和变形孪晶;ii)孪晶束的形成;iii)剪切带的萌生与发展长大;iv)表层超细层片和纳米层片结构的形成。3)AISI 304不锈钢纳米结构表层具有较高的点蚀电位。纳米结构表层和粗晶样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均表现出钝化行为。与退火粗晶样品相比,纳米结构表层具有更高的点蚀电位和更广的钝化区间。4)晶粒细化使不锈钢表面产生大量的缺陷是影响耐点蚀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计算得出Cr在AISI 304不锈钢表面纳米表层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是退火粗晶样品的2.9×10~3倍。304不锈钢表面在NaCl溶液中生成的钝化膜具有双层结构,内层富Cr,外层富Fe。电化学腐蚀后,纳米结构表面不平度更低,且钝化膜厚度增加。钝化膜的结构主要是非晶,内部含有少量的纳米晶。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典型的大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工艺方法,高压扭转(High Pressure Torsion,HPT)被应用于多种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过程中,是能够获得细晶组织金属材料的一种典型的塑性加工方法。通过高压扭转提升金属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通过高压扭转制备细晶2A12铝合金的工艺方法,通过选择不同变形
铜、铝金属易氧化,而表面的氧化会阻碍层间冷轧复合,需要较大的轧制压下率才能得到良好结合效果的复合材料。有文献报道,二次轧制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板,同时减小对轧制力的要求。因此,对二次轧制制备铜/铝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以二次轧制法制备铜/铝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轧制工艺、退火热处理工序对铜/铝金属轧制复合的影响,对比一次轧制与二次轧制铜/铝复合板粘合结果,归纳
以铝合金7050和镁合金AZ31分别为外壳和内芯的复合棒,不仅可以大幅度减轻产品的重量,满足轻量化的趋势,同时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复合棒热挤压工艺具有生产工序简单,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但是镁合金内芯镶嵌进入铝合金外壳的过程中会带入空气,热挤压过程界面氧化影响结合质量和结合强度。本文通过真空熔炼的方法,减少氧化物和杂质的生成,从内芯添加方式入手,研究真空浇注技术制备内芯对复合棒界面特征的影响。利
双辊薄带复合铸轧技术因其高效率、短流程、绿色化的特点在诸多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板的工艺中脱颖而出。但该项技术依然存在带坯组织不均、晶粒粗大、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复合板带的服役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振动复合铸轧新技术,通过单侧轧辊振动对熔池区产生“搅拌”效果,实现对组织晶粒的细化和对界面结合强度的提升。轧辊辊面与熔池间的界面换热系数是振动复合铸轧工艺中的重要参数,其通过影响复合板
搅拌摩擦焊因其优异的技术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极大的应用,但焊接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内撑外压辅助工装。我国现已成熟掌握3.35m级贮箱的生产技术,采用卧式总装工艺,在实现最后一道封箱环缝焊接时,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人孔进入贮箱内部安装内撑装置,操作极其不便且费时费力。新一代5m级运载火箭推进剂贮箱直径大且壁板较薄,在卧式装配水平放置时会产生严重的自重变形,传统的手工拆卸内撑装置已不再适用。本文针对立式总装
钢铁在21世纪大量使用的材料中仍占第一位。轧制加工是我国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生产的主要方法。轧机设备是我国钢铁等冶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设备,它代表了一个大国钢铁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水平。四辊轧机是现代各种板带轧机中的基本结构形式,也是采用最普遍的轧机。现代轧机装备向着大型重载、精密、高速和短流程阔步前进。近代以来,国内相继引进或制造了各类大量的现代化轧机,显著提高了轧机装备水平。然而,在实际工
轧钢加热炉是钢坯轧制前重要的加热设备,其主要性能的优劣性决定着轧钢生产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生产线的正常运转等,因此轧钢加热炉内温度场、流场、烟气排放物以及钢坯的传热过程温度场的研究对提高钢坯的轧制质量和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蓄热式推钢加热炉作为研究对象原型,研究了加热钢坯材料属性及其在炉内传热过程等。首先,针对钢坯在蓄热式推钢式加热炉的变节奏烧钢传热过程做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将流
在轻量化的背景下,高强铝合金以其密度小、比强度高、韧性强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已大量应用。然而,高强铝板存在塑性差、变形回弹显著的成形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平面、小曲率板件,或复杂型面板材,其回弹预测方法、精度均是实际工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限元方法是板材成形应力应变分析和回弹预测的主要方法,其准确预测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描述板材弯曲成形的应力分布以及板材回弹中的非线性弹性问题。针对此问
钛合金型材弯曲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较多,主要采用热拉弯成形工艺进行生产。热拉弯机是钛合金型材弯曲件生产的主要装备,本文分析了热拉弯机工作原理,提出了热拉弯机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热拉弯机的拉伸弯曲机构分析和拉弯件型线方程的求解,对热拉弯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热分析研究工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热拉弯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热拉弯机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热拉弯机的技术参数要求
多年的发展证明了轧制方法在层状复合制备中的明显优势,因此在轧制复合上的深入研究依然是有充分而重要的工程和理论意义的。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轧制速度对铜/铝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室温轧制时:压下率不变,轧制速度快,轧制时变形热损失的量少;轧制速度慢,轧制时变形热损失的量多,所以轧制速度不仅影响轧制时间,而且也会影响轧制温度;同时,轧制速度的不同还会影响铜/铝复合板的变形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