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NAP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调控中的功能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世界数目众多的人口提供膳食营养,但是外界环境和植物作物自身的遗传特性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而非生物逆境包括干旱、盐碱、低温等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因而研究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适应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植物在对不同逆境反应的过程中涉及非常复杂的信号传导和大量相应基因的表达,已经有很多基因被证实参与了逆境响应通路,但这都离不开一些关键的转录因子的参与。NAC转录因子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特异转录因子,受多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表达,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逆境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水稻基因组中有117个NAC家族成员,其中有很多已经被证明参与了水稻的逆境响应通路。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水稻(Oryza sativa L.)的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与拟南芥衰老相关的基因AtNAP (Atlg69490)的同源基因OsNAP(Os03g0327800),为进一步研究OsNAP的功能,构建pCAMBIA1304-35S:OsNAP载体和pCAMBIA1304-35S:OsNAP-SRDX表达载体。获得T3代转基因纯合体株系,对转基因株系的非生物胁迫抗性进行生物学分析。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如下:1. NAC转录因子OsNAP的克隆,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网站,利用同源克隆方法和RT-PCR技术,获取水稻OsNAP转录因子cDNA全长,OsNAP的ORF为1179bp,推测其编码蛋白含有39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55,分子量为42.195KDa。2.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将OsNAP基因序列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中构建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进行共聚焦分析,确定OsNAP基因在细胞内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3.表达谱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OsNAP基因在不同激素(6-BA,GA,ABA等)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OsNAP受ABA强烈诱导,6-BA,GA并不能诱导OsNAP基因表达;非生物胁迫(低温,H2O2,PEG,NaCl等)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OsNAP基因受NaCl,PEG和H2O2显著诱导表达,在低温处理下,OsNAP基因轻微诱导表达;OsNAP基因的器官表达谱,OsNAP基因主要在叶片中大量表达,尤其在老叶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芽,茎和花中表达量较低,在芽中的表达量最低。4. OsNAP的功能确定:构建35S:目的基因转化日本晴和35S:OsNAP-SRDX转化日本晴,获得T3纯合体过表达4个株系(OX1,OX10,OX11,OX17),SRDX3个纯合体高表达株系(SR4,SR6,SR7)。转基因株系在不同的非生物胁迫(盐,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等)的表型及生理生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过表达目标基因可以提高宿主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5.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分子验证:对转基因株系(OX11)和野生型日本晴叶片进行Real-time PCR验证一些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转基因株系胁迫相关的关键基因PP2C,Os01g0846300,ABI2,DREB1A,MYB2,SalT,AP57,AP59等比野生型的表达量要高,说明OsNAP在转基因株系中调控下游胁迫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并且参与胁迫响应的信号途径。
其他文献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的豆科牧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土壤的盐渍化严重制约了紫花苜蓿的产量。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对它们进行种质改良不仅周期长而且成效低。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紫花苜蓿耐盐性成为紫花苜蓿改良育种的主要方式。本文在高效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基础上,以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基因SOS1-SOS2-SOS3导入到紫花苜蓿“阿尔冈金”中,经筛选获得了转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对大肠杆菌0157:H7的DNA序列进行了分析检测。通过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通过红外光谱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具有极大的威胁。1882年罗伯特·科赫发现了结核病发病主要是因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M.tub
C-C偶联是有机化学领域的核心,而采用C-H键活化的方法实现C-C偶联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和高合成效率等优点。但金属催化C-H键断裂后,生成的含M-C键和M-H键的中间体往往不稳定,这将导致难以深入理解催化机理。通过研究与此类中间体结构类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将有利于此类反应的反应机理。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茚基吡啶配体,并研究了这些配体与金属钌化合物的反应性。通过C-H键活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