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中程序意义被害人之倡导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付方式日新月异,财产关系流转加快,司法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新型诈骗犯罪或侵财类犯罪案件中,到底谁是被害人往往存在争议,并由此带来一些案件的刑法性质的重大争议。诈骗行为的发生,往往在侵害财产关系的同时,也给他人造成一定的物质损失。被害人主体的确认是研究被害人其他问题的前提,有必要对被害人认定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构建程序意义被害人理论可以解决诈骗犯罪案件中被害人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参与者,诈骗犯罪的被害人具有程序和实体性的双重意义。被害人的确认不仅关乎被害人介入刑事诉讼的地位,还涉及罪名定性、财产损失,属于实体事项。被害人的确认应当放在财产损失讨论之后,罪名定性之前。程序被害人理论没有超越被害人含义的语义范围,且在法理上具有充分依据。从构成要件来看,被害人作为被犯罪侵犯的客体,受刑法保护。从构成要素来看,被害人认定对被害人过错以及错误认识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财产损失来看,诈骗犯罪的既遂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而确定财产损失和确定被害人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通过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为学术争论提供一种研究进路,为司法实践中处理诈骗犯罪中被害人认定问题提供参考解决路径。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厘清程序被害人理论的概念,并论证被害人认定的实体法意义,为该理论提供法理依据。在未超过刑事被害人的语义下,可构造程序被害人概念。其范围包括受犯罪行为直接损害并承担物质损失,还有并未被直接损害或者损害不严重,但可能现实承担损失的人。该理论以受犯罪行为直接损害的人作为罪名定性的依据,将可能承担现实损失的人作为被害人。被害人认定问题具有实体法意义。被害人认定与犯罪定性、财产损失问题紧密相关,应当属于实体事项。被害人认定问题应当位于财产损失讨论后,罪名定性之前。第二章:结合二维码案件、不动产处分案件和两头骗案件,分析被害人认定不一致的原因。根据程序意义被害人理论,重新梳理案件,解决实践争议。争议案件中,直接受损人与现实损失承担人不一致,谁是被害人,成为案件定性的关键所在。同类型案件,有的法院认定现实损失承担人为被害人,有的法院认定直接受损人为被害人。被害人认定不同,相应认定的罪名也不相同。司法实践认定标准不统一,司法权威性会受到损害。究其根源,被害人的基本含义无法指导实践中被害人认定标准的问题。第三章:研究程序意义被害人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除了疑难诈骗犯罪案件中,在刑民交叉案件和其他犯罪案件中也可以应用。按照此理论,受犯罪行为直接损害程度未到达入罪的损失人也可以列为被害人。程序意义被害人可以解决实践中罪与刑相适应以及涉案的财产分配的分配问题。达到弥补现实损失承担人和解决被害人认定的争议的效果。司法实践的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法律规范,以三段论为基础,不断往返于事实与规范之间,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作出判断。
其他文献
本文以抚顺铁矿废弃地三种修复模式的刺槐林、沙棘林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植物叶片、根系、土壤以及微生物量的C、N、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比,探究不同修复模式下“植物-
配位聚合物(CPs)是通过无机金属和有机配体构筑的,这相当于同时包含了无机、有机化合物的优点,并且由于其结构可设计和可预测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中心金属离子或金属簇
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偶尔有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眼花、乏力、失眠、耳鸣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也有可能对人的脑、心、肾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高血压的监测十分必要
欠条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主要证据,债务期限届满时,债权人可凭之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兑付相应货币。欠条一旦缺失,极可能使债权人遭受损失,实务中亦出现不少侵夺欠条的刑事案件。欠条性质的认定及具体的行为定性于学理讨论未达成共识,司法实践亦无统一的处理意见。与之相关的财产性利益更是争议未了,实践中的判决思路不一,极大地影响着个案之间定罪量刑的公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共分为三章,对以欠条为对象的侵财犯罪作全面、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D-乳酸、床旁胃肠超声图像数据等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早期预警和预后的评价以及血液净化对粪便钙卫蛋白、D-乳酸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皮肤组织中Spred蛋白表达差异,明确Spred蛋白与银屑病相关性;同时通过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实验,明确银屑病中Spred-1蛋白
我国法以可预见性规则作为违约损害赔偿限定的基本规则,关于该规则的正当化理由和具体要素(如预见主体、预见时点、预见内容等)适用,学说争论纷纷,司法实践混乱。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明确可预见性规则系法律因果关系的制度实质,其具体适用考量法律政策和价值判断;其次,逐一评价可预见性规则正当化理由的三种学说并认为可预见性规则的正当化基础在于其反映了合同当事人的应有合意;最后,通过对相当因果关系适用中判断时点和判断
复杂断块油藏在我国各种类型油藏中占据很大比例,其投入开发的地质储量和年产油量约占总量的1/3,而且目前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已经入高含水期和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犯罪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在这些犯罪案件中难免会涉及到诸多专业知识,并且这些专业知识已经远远超过普通法官的知识领域,使得法官在查明技术事实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此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得现代社会专业分工日益细化与深化,科学知识的运用在给案件审判带来助力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犯罪方式。近年来,运用专业知识的高智商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犯罪等案件激增,此类
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占据行业主动性和未来技术前沿,需要以科学手段来预测和和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技术预测方法对创新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技术预测可靠性,预测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