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陶瓷刀具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适用于金属材料的高速切削和干切削。但是,固有的脆性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增韧补强是陶瓷刀具材料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刀具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适用于金属材料的高速切削和干切削。但是,固有的脆性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增韧补强是陶瓷刀具材料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微米碳化钛和碳纳米管为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材料,对碳纳米管的含量对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及氮化硅基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碳纳米管的纯化和分散工艺。碳纳米管纯化的最优工艺:将碳纳米管浸泡在浓硝酸的稀释液中,进行30min的超声振荡,静置24h;进行3h的超声振荡;静置24h;再进行3h的超声振荡,静置2h。采用真空抽滤机进行抽滤,使用蒸馏水不断清洗直至PH值为7。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烘干。碳纳米管分散的最优工艺为分散剂的添加量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1,超声振荡30min。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含量对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wt%时,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分别为14.5GPa、850MPa和8.8MPa·m1/2,与未添加碳纳米管的陶瓷刀具材料相比,研制的新型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9.8%、18%、10%。采用新开发的氮化硅基陶瓷刀具对灰口铸铁进行了连续切削实验,在较高的切削速度、较低的进给速度和较小的切削深度条件下,其切削性能较好,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结磨损和磨粒磨损。磨损后的后刀面比较平滑,被加工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在2μm~5μm之间。在相同的切削参数条件下,与纯氮化硅陶瓷刀具相比,新研制的氮化硅基陶瓷刀具的切削温度较低,切削力较小。总体来说,设计并制备的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有效提高了刀具的切削性能。
其他文献
含能材料热感度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发生热分解的难易程度(热分解感度);二是整体受热后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热爆炸感度)。由于在各种能量刺激中,热是最常见、最普遍、导致事故最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在虚拟状态下对半挂油罐车建模和有限元计算已成为各厂家进行新车设计和已有车型改进时的首选方法。半挂油罐车的生产,已经从以前的“产量小、管
随着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器件的尺寸进入了微/纳米尺度。微/纳器件形成微/纳机电系统(MEMS)的同时,也带来微/纳器件界面传热问题。微/纳结构间的热量输运过程与宏观尺
为了有效治理深部巷道围岩难控制的问题,有必要对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现场取芯、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对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
石英泡壳成形是金卤灯电弧管加工的首道工序,它的几何参数即泡壳壁厚和管脚长度的误差将直接影响金卤灯光效,在其成形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精度要求。由于泡壳的形
瓦斯爆炸事故灾后调查及实验模拟发现,在巷道的拐弯、分岔处,破坏程度尤为明显。对煤矿瓦斯爆炸冲击波在巷道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冲击波对风流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预防、抑
金属注射成形(MIM)是生产中制造精密零件的一种近净成形技术,但是金属注射成形工艺需要模具进行注射成形,对于批量生产的具有复杂内腔结构的零件,存在模具制造难度高、成形困难、加工成本高、加工方法繁琐等缺点,甚至无法采用模具注射成形。采用水溶性盐芯可以实现零件的复杂内腔结构成形,而且水溶性盐芯可以在室温下通过干净自来水溶解脱除,脱除时间短,安全,绿色环保。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金属注射成形工艺用高强度的水
实验、模拟仿真不仅在生产中,而且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矿井通风与安全》、《通风网络理论与技术
本文是以某型号半挂车为原型,主要研究元件的主要参数对能量回收效率的影响、三轴制动力的合理分配策略及不同的制动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首先,对半挂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受
化学镀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同时化学镀层是否能适应恶劣环境,特别是腐蚀性环境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课题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Ni-P及Ni-Mo-P合金镀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