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考论——周代的祭祀仪式与歌诗关系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teng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周颂》是周王朝祭礼仪式所用歌诗,被视为诗之“正经”,在周代诗乐教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依史学界的观点,中国古代的王朝祭祀属宗教行为,因而,祭仪所用歌诗亦当属宗教歌诗的范围。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这类歌诗所用的祭仪背景及相关祭祀制度的追溯,考论周代祭礼歌诗的源起、创制主体、内容及形式特色,揭示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并从仪式的角度讨论周代祭礼歌诗的仪式功能。   绪论部分全面回顾了《周颂》研究史,指出在《周颂》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概要介绍了周代王朝祭礼颂诗涉及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主要讨论周代颂诗的性质、创制主体、表演特色及形成此特色的原因。《周颂》是祭祀仪式上由可以交通神人的神职人员唱颂的告神歌诗,这是前人的共识。本章分析了周代神职人员的构成情况,重点考察祭主赞辞的祝官的职掌和职业特点,说明祝官是告神颂词的创制者,颂诗是祝官在仪式上告神的祝赞词,“大声呼告”是演颂的特点。   第二章全面回顾了周代祭礼仪式的构成情况,并重点考察了与歌诗表演相关的仪式环节。指出除了祭祀过程中告神祝祷涉及演诗活动外,在周代祭礼及其它仪式中,还广泛存在着以生发仪式义理为目的的“合语”之礼。“合语”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古”,即唱赞祖先功德以及赞扬祭祀过程、劝诫时王等。本文通过论证指出,这些内容与大雅中祭祖“史诗”以及若干作于西周后期的讽谏诗等有对应关系,据此可以证明雅与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从表现方式上看,颂以呼告为主,而雅以吟诵为主。   第三章对被誉为“四始之极”的《周颂·清庙》及《维天之命》、《维清》三章进行全面考察,通过仪式乐舞的规定、三章的创制背景、文本中“对扬”与受命礼的对应关系等的考证,证明《清庙》三首同是用在洛邑建成、周公致政成王并以此告祭文王的仪典上的歌诗,通过祭祀告神受命,强化了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宗法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通过考察周代祭礼颂诗的仪式功能,揭示颂体诗内容多样性的原因。《周颂》中不唯歌功颂德之作,也有践阼登基之作,农事诗等。这些歌诗分别用于旨在加强业已存在的秩序和价值的强化仪式,及旨在助人渡过危机和困难的转换仪式中。这些歌诗具有社会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和心理调节功能等。周初功成治定制礼作乐,颂诗即是治礼作乐的产物。这些歌诗多是为了告功而作,属于强化仪式用诗。   
其他文献
本报告名为《民间说唱与通俗小说双向互动研究》,主要是从民间说唱与古代通俗小说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透视和把握民间说唱与通俗小说交叉往复、互渗互补、相互转化的动态演进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志怪小说的创作承先秦两汉的余绪,进入了繁荣兴盛期,作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远远超过
一个人的经络是否通畅,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查。     身上的肉捏着不感觉痛  检验经络是否通畅的最简便方法,就是捏一下自己身上的肉,感觉是否痛,尤其是胳膊外侧的三焦经和小肠经的位置或是大腿上的肉,可明显地感觉出来。     有明显的过血现象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即用一只手紧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过了1分钟左右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白色,而当突然松开的时候,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
魏明伦是新时期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川剧作家,对于他的研究,一直是戏曲界的热点。在戏曲很不景气的今天,魏明伦凭着自己的禀赋和辛勤,为戏曲开拓了一片由传统精神通向现代化的中介天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些健康谚语您是不是很熟悉,并在实际生活中延用和遵循着?这些民间谚语,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医学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金科玉律。我们选取了部分养生俗语,请专家们来解读一下。    习惯篇  要长生,小便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周少虎:由于小便担负着排出代谢产物的任务,因此,小便清往往代表着代谢正常,身体健康。尿液应“
杨绛的写作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化写作,在杨绛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的创作风格变化不大,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幽默的流动、智慧的闪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